English

突出公益特色 打造精品栏目

2001-04-2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座谈会现场


编者按

《幸运地球村》是湖北电视台卫视频道隆重推出的大型公益性环保栏目,于2000年4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播仪式。作为全国第一个综艺型环保栏目,《幸运地球村》在2000年底进行了全面改版,并被列为该台重点栏目之一,播出改为每周一期,每期45分钟,每周日晚20:15湖北卫视播出,并于次日早上9:00重播。

该栏目面向所有关注自然生态,关注人类生存发展,关注自身生活质量的社会人群,集精英文化、时尚文化和市场文化为一体,融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幸运地球村》从文艺审美的角度,以综艺手法表现对环保现实的密切关注和环保理念的大力宣扬。其节目形式包括嘉宾访谈、外景艺术片、纪实片和观众参与的各种游戏等多种文艺节目,每期邀请三、四位嘉宾,分别是文艺明星、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环保产业的从事者,请他们就某个环保话题展开讨论,以求达成共识。

《幸运地球村》改版以来,先后制作播出了《候鸟来东湖》,《关注方便筷》,《无公害蔬菜》,《环保的旅住选择——青年旅馆》,《化妆与环保》,《自然之友》等10多期节目,这些节目从身边小事着眼,以小见大,把环保的宏大主题凸现在每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小事上,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共鸣。据湖北省媒介调查中心调查,《幸运地球村》在2001年元月份的平均收视率达到9.5%,在湖北卫视所有节目中排名第三,表明作为尚处在培育期的环保栏目,《幸运地球村》已经以其独特的文艺风格和对环保事业的倾力关注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最近,《幸运地球村》栏目在北京举行了一个小规模高规格的专家座谈会。来自首都的著名媒体和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这个大型的环保节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湖北电视台关注环保问题,关心世俗人生,突出公益特色,打造精品栏目的战略选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同时也对《幸运地球村》这个栏目提出了很多的充满智慧的建议和宝贵意见。今天,本报特辟专版摘要刊发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的关注。

开辟一片电视公益宣传的天空
湖北电视台台长唐源涛

多年以来,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和淡漠,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如果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末,环保还是一件人人想穿的时髦衣服的话。那么,在新世纪里,环保则毫无疑问地成了一件人类不得不穿的衣服。作为一家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卫星电视媒体,我们理应表达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理应呼唤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所以,在第30个“世界地球日”,也就是2000年4月22日,我台与中华环保基金会一起隆重推出了大型公益性环保栏目《幸运地球村》。这是全国第一个电视环保综艺型栏目,它将文艺形式与环保问题相结合,用电视化的语言加以表现,这是我台对电视文艺节目主题和样式所进行的初步探索,在全国电视界也是在电视文艺形式发展方面一种大胆尝试。

经过一年的创作实践,去年年底,《幸运地球村》栏目进行了全面改版,并成为了我台六大重点栏目之一。改版后的《幸运地球村》本着“透视环保现实,致力环保行动,宣传环保理念,引领绿色潮流”的宗旨,坚持环保主题,坚持公益色彩。我们力求从文艺审美的角度出发,结合多种文艺形式,对于环保这一具有深邃思想性的主题,以电视化的语言进行叙述,做成一档知识性与欣赏性并重、参与性与娱乐性结合的优秀文艺栏目。

为了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扩大栏目影响,突出湖北卫视公益形象,我们将于今年5月6日,在《幸运地球村》栏目中推出为期一年的大型环保系列节目——《祝福长江》。该节目的创意得到了中华环保基金会、《光明日报》社及长江流域10家省级电视台(青藏、西藏、云南、昆明、成都、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大力支持,并于今年4月22日——第31个“世界地球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电视界的跨地域合作,而且得到了《光明日报》社的鼎力加盟。众所周知,具有52年历史的《光明日报》是中共中央主办的,面向广大知识分子的全国性综合性党报。该报不仅在教育、科技、文化、理论宣传方面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享有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关注生态环保、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独树一帜,在海内外广大读者中享有盛誉。这次在制作《祝福长江》节目中,我们双方决定互动合作,《光明日报》在每周一出刊的《科技周刊》上辟专栏,图文并茂地刊登每期《祝福长江》节目的精彩内容。两家媒体的这次合作是一次跨地域、多媒体间互动的探索,是第一次把具有文字优势的报纸媒体与具有图像优势的电视媒体的强强结合,这无疑开创了国内不同类型媒体间互动互补的先例。

在各兄弟台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准备对长江沿线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环保现状作一次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扫描。一方面拓展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共同生存之本,我们不能眼看长江变成另一条黄河。我们将尽其所能,为长江环保做一点贡献,为电视宣传开创一片公益的天空。

《幸运地球村——祝福长江》这个调子好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院士陈述彭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特邀顾问,作为一个热心环保事业的志愿者,我非常感谢这个节目。湖北电视台是值得表扬和学习的。我准备向环保总局推荐湖北台作为“环保使者”。

环保节目要推广出去,需各方面的合作。我觉得这个栏目很好,如果仅从科学方面去作,干巴巴的,一串串的学术名词,老百姓根本看不懂。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宣传环保,是一个独到的创意。不然,搞环保的人去写小册子,搞“科教片”就行了,所以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值得赞赏的。这个节目的每期一个主题都很好,谈环保因小见大,这条路子是值得肯定的。关于鸟的片子很生动,我很赞成环保片里加入文艺内容。我们国家的环保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法治,关、停、并、转;第二是德治,提倡公众环保意识,公益道德;第三是科学环保,增强科技意识,用高科技来搞环保。湖北卫视的这档节目实际上把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结合在一起。

《幸运地球村》和《祝福长江》的题目很好,现在谈环保都是灰色的,很悲哀,人类好像真的要毁灭了一样。你们这个调子很好,是首创,《幸运地球村》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幸福。关于《祝福长江》的选题,我有个建议,我们可以从整个长江的环保着手。比如:青海是整个亚洲的“水塔”,长江源的环保不是青海省一家的事。上次青海省有一个提案,下游应该对上游,对青海省的还林还草有补偿,水现在在全球不是无偿的,想吃长江水和黄河水要付钱。这个内容可以作一期节目。中游的“鄱阳湖”是长江的唯一的一盆清水,如果南水北调,从东线着手,没有这一盆清水,就没有水可调。江西省之所以保持了这一盆清水,是因为江西省过去有一个省级机构专门保护这盆水的,国际上评为“环球500佳”环保单位。《祝福长江》不一定从头到尾去搞,而应抓住宣传的
重点。

大众媒体中杀出的一匹宣传环保的黑马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办主任刘国正

湖北卫视隆重推出大型环保栏目《幸运地球村》,作为环保业内人士,我很受鼓舞,从中央新闻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很关心环保,但是我认为湖北卫视的这档节目是杀出了一匹黑马。这档节目至少有4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内容是精心选择的,如《湖北的湖》、《候鸟来东湖》、《关注方便筷》、《无公害蔬菜》、《消除白色污染》……第二,形式上活泼多样,环保是一个严肃沉重的话题,用文艺来表达很难,很不容易,寓教于乐。第三,时段上容量大。全国还没有哪家电视台能出45分钟来搞环保宣传,这是第一家。中央电视台还没有到40分钟以上的容量的环保节目。第四,请了一些名人,如请凤凰卫视的许戈辉作特邀主持人,请一些著名的环保人士、专家学者和歌星加盟作嘉宾和表演者,很有影响。所以,我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办感谢湖北卫视一年来为宣传环保
政策、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行为、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为推介环保,我希望更多的媒体向湖北卫视学习。虽然现在大众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多了,但是与我们的现状不适应。我们作了一个调查,大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倡,一些人对一些甚至很基本的环保行为还不很了解,更谈不上自觉了。与此同时,现在环保形势很严峻,江河的污染总量大,

程度还很高,国内7大流域,4类以上的水体占42%;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这种破坏现象还在发生。“十五”是攻坚战。我们“十五”的目标是,环境污染的状况要有所减轻,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任务很艰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湖北电视台带了一个好头。最后我祝愿《幸运地球村》能够办成一个精品。相信《幸运地球村》能真正为我们这个地球村带来幸运。

一个“另类”节目
《当代电视》副主编唐玉籍

这是一个“另类”节目,你说这个节目是风情片?是风光片?还是文艺片?好像都不是,都不靠边,又好像哪儿都沾上边的。所以这个节目的“另类”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历史在进步,时代在进步,电视也在进步。所以这个栏目的形态是值得肯定的,它与一般的综艺节目不一样,有的“闹得慌”,没有内涵没有文化甚至没有主题,而这档节目是有文化的节目。谈到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东南部是蓝色文化,西部是黄色文化,湖北武汉可以说是长江文化。这样,就出现了我们今天的“绿色文化”——《幸运地球村》。

在综艺节目里,一定要强调档次和品位,把文艺节目在这里穿播时,要有高品位、高档次;同时,涉及到环保,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要有科学性,要有可行性。比如“放飞鹦鹉”,鹦鹉真的回归自然,它可能活不成了。

这个节目,今后努力的方向应该冲出湖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一种新的电视理念
中国农业影视中心研究员季燕平

20天前,我曾到湖北卫视去调研学习,当时唐台长说要更新电视理念,我看了这个栏目以后,认为这个节目表现了新的电视理念:用文艺来作环保节目,作环保话题,这是首创,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幸运。湖北卫视能够担当这样重大的社会责任,是很有魄力的,真是大手笔大气派。电视表现形态由单一到复合,是一种新的形态,专题类电视节目本身也有很大变化,《幸运地球村》有创新,真是“文无定法”,有很强的探索意识。它的探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严肃话题轻松说,不是说教,用轻松愉悦的形式去影响观众,很有新意。二是“小题大做”,以“小”和“巧”来讲述一个大道理,很多节目是从一只鸟甚至一棵树开始,由微观到宏观。《祝福长江》这样一个宏大的题目,也从小处着手,这是一种新的表现。把艺术性、学理性、煽情性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把
科教片的学理性和娱乐片的艺术性的特色融在一起。有新的表现形态。七分策划,三分制作,在策划上是很成功的。

栏目应该有形象识别标志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沈卫星

看了两期《幸运地球村》节目,对湖北卫视有新的认识。湖北电视台作为1960年创办的老台,但心态并没老,观念没有老,而且还很“前卫”,在电视界是有开拓精神的,有锐意进取的风格。《幸运地球村》,是大型的综艺公益栏目,以文艺形式反映环保问题,是有独到新意的。从电视来讲,有这么大的版块,有这个大的容量,有这么高的容量,有这样长的时段,这反映了台领导的远见,真是开风气之先,值得祝贺和肯定。在新世纪里,环保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是一个永恒和伟大的主题。西方学者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世界,自然界是第一世界,人类是第二世界,人类与自然界结合起来的那一部分是第三世界。环保是覆盖这三个世界的一个鲜明主题。“十五”纲要里,有一个主要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环保体现了这种宗旨,这个主题里有很多东西可
以发掘。现在环保越来越多地进入文艺创作。大型《报告文学》里的环保内容越来越多,电影也有专门的片子,散文里也掀起了浓浓的“环保情结”。对于电视来讲,这个栏目非常必要和重要,这与《焦点访谈》不一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独到作用,这个节目应该会越来越有影响。难能可贵的是去年刚创办的节目,目前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看

了两期节目,感到很满意。

我在这里提一点看法:因为这个栏目是台里主打精品栏目之一,所以应该把这个节目与其他节目区别开来,作为一个固定的长期栏目,在识别标志,主持人定位、背景、音乐都应该有明显的标志。同时,作为综艺性节目,把很多小的节目整合到一块,怎样在风格上更进一步协调、统一。

国际化眼光与本土化操作的典范
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现代传播》副主编胡智锋

这是湖北卫视的整体地位的一个构成,定位在“公益”台上,这是清醒头脑的反映,现在全国各台已没有了行政级别,所以对于电视台来说重要的是直观的平面形象。据我所知,全国还没有一个地方台这样去思考一个地方台的发展构想。一些省台比较少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全局的甚至全国的环境去考虑自己的发展,没有作为一个独立媒体战略地位去考虑。公益是一个跨地区的概念,是一个没有明显地域界线的东西。公益与利益是矛盾,公益的事情意味着牺牲,崇高就是奉献,崇高很可能是代价,付出什么代价呢?就是有形资产的代价,比如你可能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而像环保节目可能看不出多少有形资产的回报,但有形资产回报的微薄,可能带来巨大的无形效益。从国际上看,从未来的竞争来看,广告的竞争,媒体的人才竞争和其他有形的竞争,都是很快被取
代的。比如有一个大的媒体集团去买你这一个栏目,他花的钱很少。他不买断你的全部,因为你没有无形资产,你的抵抗力是有限的。“公益”也是不可量化的资产。权威就是金钱,信誉就是财富。你这个品牌就是金钱。相当长的时间可能要保持这个公益特色。所以我认为,这个栏目表面上,不要作明显的广告,要有公众和社会形象,因为这个节目是具有很广

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这可能是湖北卫视的一个重要栏目。这是中国电视中最有规模的专门环保栏目。这是可以拓展、大放异彩的一个独到的起点。整体运作还有潜力。从一年的进步来看,这个栏目一定会给湖北卫视带来更大的发展和影响。

应该说这档节目是“国际化眼光”与“本土化操作”相结合的一个范例。影视作品要有国际影响必须要着眼于人类意识。《安居》得了国际大奖,为什么?因为居住是一个国际化的问题,外国人能认同。很本土化的,政治化的东西,外国人不能理解。所以语言上,字幕上,甚至可以作英文版。也许我们《幸运地球村》可以向联合国作电视的环保报告,把中国当年的环保状态艺术化。今后,《幸运地球村》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即我们的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湖北是中国的湖北。就是在世界的范围里去考虑这个环保问题。这个概念要强化。要根据国情、地情、台情去考虑。这就是本土化操作。不符合“公益”的内容要回避。我们要制造悬念,制造一些媒体活动。搞小范围的环保短片的评选、竞赛、选业内的影响;社会性的活动,搞环保志愿者的评选,环保卫士、环保
评选的过程就是节目来源。制造活动和悬念,一个成长期的栏目需要这些过程。素材来源,自拍、购买、加工都可以。自拍成本太高。购买也不合算,“加工”是最合适的。加上适当的自拍和购买,就可以作得好。选题的季节性,也要考虑,自然的与人文的节目都可以结合起来搞。总之,这个栏目潜力大、空间大、前景好。

“综艺”、“专题”加“访谈”,肯定是有矛盾的,但不要紧,肯定有裂缝,但慢慢地可以融合的。不成熟不要紧。别人强调纯粹,你可以综合。别人大搞综合时,你也可以再搞纯粹。在信息处理方面,其新鲜度与独特性很重要,应该由专业人士提供。要有理性分析,要在访谈和专题中有信息量。

公益性品牌与复合型栏目形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于丹

在当今的媒体操作中,任何一种自觉的取向都可能成为理论关注的热点,湖北卫视的《幸运地球村》在改版后呈现出了更加成熟的形态,我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了电视业内同行们极大的启发。

当我们的物质文明日趋繁盛的时候,这个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日益贫瘠;我们获得了奢华的享受,却失落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尴尬呈现在新世纪的门口,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环保主题成为国际化的热点。但是在媒体运行中,对这个领域的涉及仍是审慎的,甚至是敬而远之的:之所以“敬”,是因为环保主题的超功利性,之所以“远”,也是因为这种超功利性可能会导致商业利润受到抑制。毕竟,收视率成为电视行业的生命线,每一个卫视上星台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压力。是否敢于亮出环保旗帜,打出公益品牌,这不仅仅衡量一个媒体的品格与责任度,同时也在考察这个媒体的智慧与能力。公益事业不意味着牺牲,在公益的天空下照样可以获得双赢的原则,既叫座,唤起民众认同;又叫好,保持高尚水准。在这方面,《幸运地球村》成为实践中的楷模,它以前
瞻的视野,国际化的环境,构筑了现代生活中自觉的人文化价值取向,为湖北卫视打出一张耀眼的公益牌。这个空位不是短视性的克隆节目可以相比的,它有其长远的战略意义,值得台里花大力气给予扶植,使之成为金字塔尖上几个龙头栏目之一。

改版之后的《地球村》,最成功的要素当数谈话形态的有机运用,当一批学养与情怀兼备的嘉宾直面观众的时候,环保话题的沟通中甚至常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在《关爱动物》这一期中,专家徐教授讲到三峡大坝阻断了长江中珍稀动物的回游路线,使它们天各一方,这怎能不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深刻反省文明的副作用;而当作家胡发云捧上那只小蜂猴的标本,满怀热情地讲述它的“孤苦无告”,我们又怎能不受到生命的震撼而为之动容;尤其当胡发云呼吁:我们要活,也要让别的生命活,一个动物一株树木都应该和我们一样活下去,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就透析出一种心灵承诺的力量。可以说,改版后的《幸运地球村》正在由一档单纯的栏目逐步进化到一个公益性的实体组织,它所发出的声音在全中国的电视受众中势必引发愈来愈强烈的反响。人文属性这一媒
体的根本使命在《幸运地球村》中得到了最大效率的彰显。

按照传统节目形态划分,《地球村》应属于科教类专题节目,在改版前的《地球村》中,专题片的大量使用仍保留了相当的科教类特征。但在改版之后,科教节目的“教化”色彩变淡了,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共建的意识加强了,尤其是娱乐色彩的强调和服务意识的提高,使新版《地球村》完成了新节目形态的转型。

改版后的《地球村》明确定位为“融专题性与文艺性为一体的复合型栏目”,“集精英文化、时尚文化和市场文化为一体”,“融艺术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并将“综艺手法”确定为主要表现手段。这种复合形态是在电视节目数量繁荣、质量提高后出现的一种高级形态,基本特征即多元素相互渗透的边缘化操作。

回顾中国电视节目形态,二十年间走过了一条“正、反、合”的道路,在八十年代节目初度繁盛之时,编导自由意志起着关键作用,节目形态虽不乏激情,但缺乏规范,呈现为模糊状态;进入九十年代,电视栏目化操作成为程规,其便捷、准确的方式迅速征服了制片人们,于是,节目形态走向清晰化,新闻片、娱乐片、科教片、服务片节目明确分立,互不干扰;然而,分久必合也是电视的规律之一。九十年代末期,随着文明进程的推进,价值一元化判断被多元化判断而代替,传播客体迅速成熟,我们的受众开始以传播频率作为衡量节目的最高尺度,过于清晰的划分显然是不能满足观众口味,新版《地球村》这样的节目形态就应运而生了。可以说,它是以科教节目的宗旨融入了娱乐节目的形态,运用谈话节目的主线,贯连起新闻节目的信息,使用外来专题片与演播
室的切换,辅以明显色彩主持人的串接,从而构成了单纯的主题和复合的信息群落。这一曲绿化的节目形态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建设方面均有其深远的意义。

批判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完美融合
中国作协研究员彭加谨

看了《幸运地球村》的几期节目,我很受感动,环保宣传采用文字比较多,电视也有,但成系列很少,环保是世界的超前主题,这个工作到底由谁来作,若从一般角度考虑,就会推给央视,因为它最有实力和条件,而现在不是大台,由科教部门去作,而是由一个地方台的文艺中心来做的,非常好,办的出色,有意义。电视是一个媒介,它应做什么事情?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文追求?湖北台用这个媒介着力做公益,也面临市场化相协调的关系。湖北卫视更重视公益事业,这是很有眼光的。

对于文艺来讲,也需要拓展表现范围,“文以载道”的基本点传达的是“孔孟之道”的狭益性,对当代文艺来讲,当然不是“孔孟之道”,现在的“文以载道”,就是应有世界性的主题也应在文艺作品中有所体现,《幸运地球村》实际上真正拓展了文艺的空间,给文艺创作一片新天地,这是一种追求和探索,地方台也可以作大事情。文艺中心考虑到文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可贵的追求,文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立意应给予高的评价。

用综艺形式反映,带有创造性。系列访谈节目多停留于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突出思辩色彩,电视的声画与谈话相结合的节目还不多,《幸运地球村》是情感、形象感与知识性相结合。

把对现实的批判性与理想性融合在一起,作品现在以理想为主导,批判是为理想服务的,理想是凌驾于现实问题之上的,是为了克服现实问题所追求的东西,这些电视作品所表现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里面有些东西是很感人的。很多画面传达出来的人与自然相交融的境界,这在现实中不够,正因为还有人在破坏自然、残害动物,所以这些画面显得更加动人和可珍贵,所以由文艺作品表现,更有形象性,不是说一个故事就完了,突出情感性的东西。此外,这些作品都有高度的综合性,有时候看起来不起眼,但效果好,有很强的舞台性和假定性,表面上看不一定协调,但统一个好内容和环保这样大主题里,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都是这个节目的特色。

有一点看法是:有些节目整体构思不太理想,要选择切入口和一个具体事,但是怎么去谈事情不太清楚,事情要么还不太好,有铺垫,比如讲活佛种树的事,要讲高原上有一棵树是多么的不容易,引导活佛去讲述,主动性的东西,他的回答与他所做的事情有很大差距,关心事件的讲述是节目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本版内容全部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