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略论高技术的负效应

2001-04-27 来源:光明日报 东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孙雷 我有话说

高技术为当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人们也注意到,高技术伴随着高的负效应,比如自然环境的恶化于今为甚,人类的异化已经到了可以“克隆”和“重组”自我的程度,等等。高技术一定会带来高的负效应吗?高技术的负效应是不可挽救的吗?我们对高技术的负效应值得草木皆兵吗?技术哲学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

以技术哲学的视角,高技术的负效应是必然会出现的。技术本身就是主客体的矛盾运动过程。从技术的社会功能来说,技术从产生起就对人类社会起着推动的作用,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但是,评价技术“好”或“坏”的却是人的技术价值观,无论这种价值观表现为乐观还是悲观,无非都是对技术的正负效应的不同理解。比如现代医疗技术提高了人的健康程度,但是也可以看到,它也对非健康状态产生了保障(比如畸形、发育不全、恶性疾患等);作为现代技术三大标志的原子能技术、电脑技术、火箭与空间技术等,都诞生并首先运用于军事目的,但是也可以看到,它们运用于民用,也对社会的发展与和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技术比传统技术更能表现这种视角差异,比如,网络技术在带来信息交流高度发达的同时,也营造了人的社会性的虚拟化,克隆技术既能为人造福,也动摇了社会的既有伦理秩序,等等。所以与其说是在选择技术,不如说是人们在技术的利弊中进行权衡。

其次,高技术的负效应必然向正效应转化。矛盾的运动规律决定了技术的负效应决非不可救药,它是可控的,可转化的。当人类拥有了足以将自身毁灭的核能力的时候,必然就出现了“核平衡”;当基因重组还没有完全实现的时候,社会层面的研究就已经很深刻了。人的主体性决定了人不是技术盲目的奴隶,而是技术能动的主体。技术并不能决定社会的一切,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决定技术的发展。高技术正因为其知识密集性,而有更高的适应性和可改造余地。理性的人类一定能将高技术的负效应控制在理性的范围以内,让高技术向着能够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

第三,对高技术的负效应应该保持警惕的适度。技术负效应的存在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控制和转化的,就应该对此保持警惕的适度性,而不应草木皆兵。2000年到来之前,“千年虫”让世界都坐立不安,但是当2000年过去之后,世界却是波澜不惊。在高技术面前,人们往往有自卑的情绪,认为自己永远也无法赶上高技术给社会带来变革的步伐,实际上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念有着千百年历史发展的惯性,正如我们不能脱离自己的皮肤一样,我们也不能脱离自己的社会历史性存在。警惕需要适度,过犹不及。有学者说对此要保持一定的“张力”,也是很精当的理解。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高技术的负效应,实际是对人的极大挑战。所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实际是把责任放到了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人身上。某种程度上讲,是人自身的负效应带来了技术的负效应。比如说,决策的失误,方法的缺陷,运用的失当,等等,都是人的责任。所以人们(尤其是技术实际的掌握、决策和运用者)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人们要加强哲学的修养,自觉锤炼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成为一个理性的人。哲学能带给人们更广阔的思维视野,使人见寻常所不见,疑寻常之不疑,提高技术运用的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