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清华人”

2001-05-08 来源:光明日报 尹鸿 我有话说

在四川大学一呆9年,在北师大13年没有动窝。直到清华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格局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于是,1999年底我调入了成立不久的清华大学传播系,成了时间意义上的一个“新清华人”。

刚刚进入清华还有些不适应角色的突然转换,每当向清华人问清华事的时候,总会问“你们”清华如何如何;而向别人讲到清华,也习惯说“他们”清华如何如何。不过,经过了一段并不太长的时间以后,我这种“见外”的感觉却不知不觉消失了,在越来越多的场合都会很自然地说“我们”清华如何如何。有时候,我自己也惊讶为何会如此迅速、如此自然而然地与清华人身份认同。

与清华人接触,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的老师、学生心气都高。一位也刚调入清华不久的教授曾经说,自己到清华后有一个明显的印象,就是清华人眼里看着的、嘴里念叨的往往都是牛津、剑桥、哈佛、麻省、斯坦福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大家言行间便为自己提供了一个不低的参照,做起事来便自己给了自己压力,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许多的清华人都特别能吃苦能耐劳。在清华园里,老师、学生大多行色匆匆,许多人以办公室、实验室为家,学生也习惯了寝室———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四点一线”周而复始的生活。到深夜或周末,办公室、实验室、教室也还常常灯火通明。

也许,清华人生活得太苦太累,不太会享受生活。清华校内,银行很多,数起来至少有四五家,有的还不止一处营业,有钱人看来并不少。但奇怪的是,清华园内和学校周边,饭店、餐馆却不多,上档次的饭店几乎没有。这在“以食为天”的环境中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大学自身就是一个大学城,许多大学校园内外往往都饭店众多、食客盈门。但在清华,人口数以万计,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却食堂多,饭店少,吃饭的时候除了几块钱的食堂快餐便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有时候来了朋友,都不太容易在附近找到一家合适的饭店。我不知道清华餐饮业为什么如此不发达,猜想也许是因为清华人对吃的要求不高,吃好或者好吃不仅花钱而且还花时间,不少清华人缺的可能不是钱而是时间。惦记着干事,生活就不免应付。说实在的,对这种多少有些显得自虐的生活方式,一开始让我很不习惯。但是,人说“入乡随俗”,到清华久了,慢慢也开始适应清华的节奏。下班越来越晚,在办公室的时间越来越长,揽下的工作也越来越多,周末陪太太和孩子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有朋友开玩笑说,到了清华多拿了几千块钱的津贴,就该多干点活。但如果真的从效益角度看,这种时间和报酬“比”其实很可能得不偿失。但即便这样,看周围的

人,似乎对自己的辛苦并不多么介意。细细想来,也许是因为大家把自己干的事看作是种事业,既然是事业大家就不会完全用经济回报来衡量其价值了。也许,正是因为许多人这样默默地劳动,清华的事业才能一天天发展壮大,清华的品牌才越来越得到社会尊重,反过来,清华人也从中得到心理优越感、一种精神上的充实。这些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也许会超过物质获得带给人的满足。

如今,在各个单位,不发牢骚、不骂领导的地方很少。在清华,也能听到人抱怨,但是,在清华,却很少像在许多单位那样听到人们说“我们这单位,就是这种德行”,“我们这儿,历来如此”,“我们这儿,没治”等等,无论人们有什么意见,都只是对具体的人和事,但不对学校、不对清华这个名字。对清华,大家总是带着一份关怀、一种希望和一种信任。在大家心目中,清华是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家就会付出对家园的热爱。

清华已经有了90年的历史,应该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记忆,而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种难以估价的精神凝聚力,我想,可能也正是从周围所感受到的这种凝聚力,推着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一个非清华人向清华人的角色转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