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风景这边真好

2001-05-16 来源:光明日报 王坤 郑红蔓 我有话说

高近百米、共23层、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的跨世纪标志性建筑———第四军医大学科技大楼廖肇铭摄


就在20世纪的最后一页日历即将飘落的时候,来自全国40多所医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校长和医学教育专家,汇聚古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与会代表在参观了学校以后,对该校一流的教学水平、雄厚的师资力量、丰硕的科研成果、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致赞叹在西部能够建成这样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实在难能可贵。一些过去曾经到过该校的专家们说,真是“旧貌换新颜”了。那么,在20世纪最后短短的五年间,第四军医大学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抢抓机遇树起学校建设的“标杆”

坐落于古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曾经创造过一个个的辉煌:五十年代,开展了我国第一例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在国内首先施行了经小脑幕入路切除晚期听神经瘤,率先研制出口腔成品总义齿;六十年代,成功抢救烧伤总面积96%,三度烧伤面积68%的患者;八十年代,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十指完全断离再植手术……这一个又一个奇迹,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白衣天使的赞歌。

进入九十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都经历着深刻而重大的变革。一个又一个挑战横亘在第四军医大学的面前。

严峻的挑战引发了学校党委深层次的忧思。

“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研是水平……”要想顶风破浪冲向21世纪,就必须锻造新的优势,铸造新的辉煌。

1993年7月,国家决定实施“211工程”,这犹如春风吹进了全国大学的校园。

第四军医大学党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用政委李林东少将的话说:“211工程”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工程,是推动大学腾飞的希望工程。为此,四医大党委果断地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了动员令:志在必得、力争早入!

于是,第四军医大学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棋盘上落下了一枚重要的棋子———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从而揭开了该校迎接21世纪挑战的新一页。

隆重热烈的全校动员大会开过之后,“想‘211’、干‘211’、奔‘211’”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一个热爱四医大、建设四医大、发展四医大、振兴四医大的热潮在校园里兴起,全校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211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场更为浩大的为新世纪绘制蓝图的工程开始了。

一场大讨论之后,紧接着是一场大调查:学校成立“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由训练部部长任主任,学校专家组的医学教育和管理学老教授任副主任的“211工程”办公室;校部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北京、沈阳、兰州三大战区,及空军、二炮、国防科工委等77个部队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广泛调查,到北大、清华等4所综合大学、10所医科院校调研学习;在四次全校性大规模学科调查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学校先后进行了五次学科调研,分别对全校149个学科、20个临床重点学科、10个基础学科中的重点学科、有创新项目的新学科增长点、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支柱学科进行了专题调研;组织上百名专家教授研究讨论“211工程”建设发展规划;向几百名科室主任和中青年技术骨干征求意见……

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大动员、大讨论、大调查、大论证的基础上,他们明确了学校发展定位,明确学校建设基本规律,明确了工作重点环节,于是,制定了学校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到21世纪初叶,把学校建设成适应国防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能够培养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具有我军特色的、国际知名的一流医科大学。

调整学科造“大船”

2000年9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公布第四批特聘教授岗位学科。至此,该校已有11个学科被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居全军院校之首。

2001年1月,以临床学科为主的全军医学专科中心调整结果揭晓:第四军医大学有7个学科被确定为全军医学研究所,9个学科被确定为全军医学专科中心,6个研究所被确定为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医学研究所,数量为全军医疗系统最多。

2001年3月,总后卫生部公布了新的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的名单,第四军医大学以11个的优势,继续在全军医疗科研单位中保持领先。

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1996年以来,该校及时而果断地把目光投到学科调整上,对原有学科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组合,使学科结构在拓展领域、跟踪前沿、形成特色、发展高技术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医科院校学科发展的新思路。

●调整基础医学学科结构。为适应医学发展大趋势,他们调整基础医学学科结构,强化处于国际医学前沿的学科,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神经科学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学科,也是生命科学的带头学科之一。为建设一个具有综合研究能力和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的神经科学研究基地,他们以全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在的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和国家级重点学科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为依托,先后新建和扩建了14个专项研究室,成立了基础与临床多学科合作及中外合作的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心和中美信号转导研究中心,形成了新的学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多项高层次奖励:垂体前叶的直接神经调节学说得到国际同行公认;提出了延髓内脏带的新概念,发现了神经元超兴奋与随机共振的规律;镇痛机制研究取得可喜进展,寻找出新型镇痛药物并进入临床验证;中枢神经再生研究进展顺利,已经应用到灵长类动物实验。目前,这两个学科分别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

●调整临床医学学科布局。为发挥规模效应,该校调整临床医学学科布局,加速形成特色与优势。他们合并了两个综合性附属医院的传染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分别成立了三个临床医学中心,发挥了规模效应,促进了特色向优势的转化。例如,该校西京医院传染科在人才培养、临床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该校唐都医院传染科的科研工作实力很强,先后取得20多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他们将两个医院的传染科合并成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中心,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感染性疾病防治基础研究和防治基地。现在该学科已成为陕西省临床重点建设学科和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7月,该学科成为国家教育部第四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该校还将唐都医院心血管外科并入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成立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使其建筑面积达到5500平方米、病床122张,在瓣膜病外科治疗、婴幼儿心脏外科及心脏移植等方面形成特色,5年完成各种心脏手术4500余例,现已成为全国综合医院最大的心血管外科中心。2001年1月该学科被评为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并被确

定为全军医学研究所的“重中之重”建设学科。

●调整军事医学科研方向。为适应现代战争卫勤保障的需求,使军事医学科研更加贴近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该校及时调整军事医学科研方向,发挥协作优势,培育和创造出新的增长点。他们将主攻方向由以放射性损伤与防护为主改为以新概念武器损伤与防护为主,与有关单位联合成立了新概念武器生物效应与防护研究中心,已完成全军重点课题2项,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有关新型武器防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已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此同时,他们强化战创伤救治研究,进一步加大航空航天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军事医学电子工程学研究力度,完成了“骨愈合治疗仪”等多个实用项目,其中“袖珍式电子伤票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军事后勤陈列馆永久陈列;“非接触式雷达生命参数检测系统”、“环形激光器血管神经吻合仪”等,已经生产出初步样机,受到总部首长和机关领导的重视。他们研制出的“多项心理测评仪”和“战士心理健康检测与咨询指导计算机辅助专家系统”,为建国50周年受阅部队进行了大规模心理测验与咨询。目前,该仪器已成为空军招收飞行学员专项工具。

学科规模的扩大,优势的互补,提高了全校学科的整体水平,为增强学校科技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支撑“科技大厦”的坚强支柱

四医大历史上曾云集了一大批著名学者,然而随着一批知名教授的相继调离和谢世,如何加速高水平跨世纪人才队伍的建设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为此,他们专门组织专家教授和机关干部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全校100多个科室2000多名科技干部进行考核评估。

于是,一个选拔、培养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的机制开始启动,以凝聚、激励为指向的各项措施纷纷出台……

●开门论绩选人才。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办法》和《关于加快选拔学科带头人的办法》等四大类30余项制度和措施,努力使人才的使用、考核和管理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建立“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库”,在全校范围内精心选出160余名优秀中青年骨干,并将他们的政治表现、教学水平、科研项目、获奖成果、论文数目等量化考核、分类排队;采取“打擂”等形式,优中选优,鼓励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公开答辩,脱颖晋升;在学科带头人这个关键环节上实施“科室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了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竞争机制,并实行一年一考核,三年一滚动的动态管理制度,使科室主任的平均年龄由原来的52.4岁降低到45岁,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了58%。在这些措施下,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创造条件引人才。为了吸引留学人员归国服务,学校先后制定了留学归国人员选择工作优先、开展课题优先、科研经费优先,晋职晋升优先等措施;设立了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支持回国中青年科技人才发挥所长。为延揽海外英才,造就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校长苏博亲自带队赴美国、日本,使一批海外学子满怀报国之志返回母校。生化教研室主任药立波、副主任杨安钢、韩骅,分别留学美国、日本,在学校的真诚关怀和热情邀请下,先后举家回国。四年来,他们分别在细胞信号传导机理研究、肿瘤与HIV基因治疗及基因剔除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并分别被总后勤部评为科技金星、银星、新星,杨安钢教授还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在该学科承担国家、军队重大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4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各一项。学校还努力为科技人员铺出国深造之路,架学成归来之桥。“九五”期间,该校留学人员学成回国132名,留学归国率达78%。回国人员中已有89人成为学科带头人,3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3人成为博士导师,6人成为国家或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该校被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评为全军唯一的全国留学归

国工作先进单位。

●人尽其能用人才。对一些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该校有意识地把他们推到教医研第一线。成立重点课题攻关组时,学校规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年轻人参与,为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除对优秀人才优先选送进修深造、优选审定晋职晋级、优先安排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优先支持科研课题、优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外,还推出有利于人才成就事业的多项措施:设“华山”杯奖,奖励以中青年为主体协作攻关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设“张华”杯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干部。

人才高地育英才不仅产生了辐射效应,而且使一大批英才茁壮成长。校领导欣喜地告诉记者,该校硕士以上学位者已达58%,其中博士占24%,有1人被授予中国青年科学家奖,3人被评为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人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伯乐奖”,4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被评为全国百名医学科技之星,9人次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总后勤部“三星工程”评选中,该校有3人被评为科技金星,数量在总后院校居第一位。

学科“大船”的锻造,“人才大厦”的构建,为科研之花绽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也为科研水平在“平原”上形成“高原”、“高原”上崛起“高峰”创造了条件。

靠“四合一新”勇攀医学科学高峰

请看一组数据:

———1996年以来,该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27项(均为第一作者),居全国医科院校第一、仅次于清华大学居全国高校第二;获全军重大科技成果13项,居全军后勤系统榜首;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名列全军后勤系统第一。

———1996年以来,他们共获各类省部级以上课题420多项(第一完成单位),参加国家“973”重大科研项目8项。其中有国家攻关课题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项,国家“863”课题10项,国家“1035工程”课题3项。1998年、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量、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总数居全国医科院校第一。

———1998年、1999年该校连续两年在国内源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列全国医科院校第二位,该校西京医院发表论文数量连续两年居全国医院第二位。

———在已评出的8届中国医药卫生十大新闻中,该校有6届7个项目入选。1997年,他们有3项成果分别入选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医药卫生十大科技新闻,成为全国院校和科研机构中唯一获此项殊荣的单位,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

这些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的取得,来自于科研人员脚踏实地的顽强拼搏,来自于他们从上到下一个声音喊到底、咬住科技发展不放松的劲头,更来自于校党委在科研工作上实施的“四合一新”战略。

●注重多个领域新技术的融合。当今世界上的重大科技成就,几乎都是多学科渗透、融合的产物。他们以解决重大医学难题为纽带,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共同进行攻关研究。该校西京医院樊代明教授将免疫学技术与PCR技术结合,研制成功胃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第十届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受到学术界广泛重视。该校唐都医院范清宇教授将微波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外科技术相结合,首创了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新方法,获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该校唐都医院高国栋教授将解剖形态学与电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微电极边界定位法介入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提高疗效显著,已成功治疗帕金森病人1700余例,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该校口腔医院借助新材料技术与生物力学理论,在全口义齿固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固位有效率由32%提高到93%,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口腔医学界获得的最高奖项。

●注重学科之间的结合。将相关学科组织起来,由单元操作变为系统的多元操作,增强科研竞争实力,是该校的又一科研战略。他们以航天航空医学为支柱学科,与心理学以及基础医学等学科协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在航空供氧装备呼吸阻力容许界限国家军用标准,中、长期模拟失重心肌功能与结构的变化及机理和飞行人员基本心理测量方法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我国的航空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医学理论基础。该校战伤与创伤外科学以西京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为依托,结合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学、心血管外科等学科,以提高战伤、创伤临床救治水平为目标,在颅脑损伤、胸部外伤、胸腹联合伤、四肢血管神经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重症颅脑救治、骨移植修复骨缺损与骨不连、器官移植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技术发明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二项。

●注重重大科研攻关上的联合。不同学科联手,国内国外联合,合力冲击世界医学前沿。作为晚期肝病有效治疗手段的活体肝移植,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难度手术。1997年6月,该校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与检验科、药剂科、麻醉科等19个科室联合,全院50多名专家教授联手,成功地将一位父亲的300克部分肝移植给他九岁的女儿,开启了我国肝胆外科史上新的篇章。目前,患者已成活3年,是国内肝移植成活最长的患者之一。该校免疫学科与澳大利亚纽卡绍尔大学合作,在关于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PTA1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2000年被评为中国医药卫生十大科技新闻。

●注重大型设备使用中多单位的配合。当今时代,大型先进设备在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效益,他们采取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的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视电生理检测系统不仅是眼科临床诊断上一个重要的检查设备,也是航空航天医学临床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科研设备。为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学校购回一台视电生理检测系统,由航天航空医学系负责管理,眼科与航天航空医学系共同使用,既方便了科研工作,又满足了临床需要,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2000年,该校投资近百万元添置了大分子生物传感器。由于该仪器比较复杂,一般技术人员管理不了,他们经过充分论证,将该仪器放置在技术实力较强的免疫教研室专管,全校科技人员共同使用,既保证了服务,又提高了使用率。

1999年11月,在国家实施“创新工程”的新形势下,学校筹资100万元,及时地启动了科技创新工程:集中有限经费支持创新性强的科研项目,支持围绕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的科技创新研究,改变了以往校内基金“撒胡椒面”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孕育和产生了一批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学校首批资助的14个重点项目中,有2项列入国家“973”项目,有4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十五”拟资助的重点项目,明显地增强了学校在各类重大课题申报中的竞争实力。2001年,他们又投入经费150万元,通过招标的形式,筛选了34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给予重点资助。

“跨江过海”在开放交流的大环境中步步登高

西北地区信息相对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地处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及时提出了“跨江过海,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重点抓了“三开”。

———开拓眼界。到国内外著名综合大学、医科大学参观学习。1998年,校长苏博亲自带队,访问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多个世界一流大学,还先后组团赴北大、清华等4所综合大学、10所医科院校调研学习,赴华东、西南等13所大学、24所医院和科研机构考察。这些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开阔了眼界,而且促进了该校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交流与合作。

———开放交流。积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展开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200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荷兰自由大学、日本佐贺医科大学校长都亲自率团赴西安与该校签署合作协议。近年来,他们先后与美国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外21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香港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在校内建立了6个合作研究与医疗中心。1998年与美国哈佛大学等5所世界著名院校研究机构中的华裔学者联合成立了西安国际分子医学研究中心。“九五”期间,该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组织、参加国际、全国及全军的会议百余次,多次在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会议上取得了参会人数、论文交流数以及获奖数居全国医科院校、全军各大单位之首的好成绩;他们还成功举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三届生命科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等影响较大的会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开门迎客。为扩大影响,该校还于1998年实施了“声望工程”。热烈欢迎国内外专家和各方面人士来校参观指导,建立广泛的联系。仅近两年来,就有350多批、4500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其中有李鹏委员长、周光召副委员长等国家领导人,有中央和国家机关领导,有杨振宁等国际著名教授,有查济民等著名实业家等,大大提高了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广泛而活跃的内外开放,给该校带来了新的学术思想、新的管理观念、新的技术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了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据了解,截止目前,已有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7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8000多人次来校讲学,与国内40余所大学和美、英、日等11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固定的校际交流关系;派出1700多人次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并与日、美、德、法等9个国家进行20余项高水平的课题合作研究。

建一流设施打牢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础

早在“211工程”建设之初,四医大的领导就敏锐地认识到:“211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撑,学校建设也会成为空中楼阁。

他们首先抓住重点建设好“211工程”的标志性建筑———学校科技大楼这个关键环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精心组织施工,严格质量标准,使这座高度近百米,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包括所有基础医学教研室在内的大楼顺利竣工,并于1998年11月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使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学科的环境条件一跃成为国内同类院校的“排头兵”。

在这座宏伟的大楼里,有不少目前国内医科院校之“最”。

———1.2平方米藏书近80万册的图书馆和集中摆放200台联网微机的电子阅览室;

———配置国际上最先进的文献综合缩微设备的缩微技术中心;

———集中配置270台联网微机的学生计算机实验室;

———面积达1000平方米,陈列着人体解剖、组织胚胎、病理、生物、人体寄生虫等各类标本5000余件、模型720件的医学标本陈列馆;

———光纤连接全校32栋大楼(含三个附属医院),布点6000多个,上网运行计算机达到3000台的校园信息网络中心。

在新装修的教学实验楼内,有摆放着150台微机、200台尼康显微镜,能容纳700多名学员同时进行多学科综合实验、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基础医学教学实验中心。进入这里的模拟实验室,犹如走进了基础医学形态学和功能学的仿真天地。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模拟完成离体腓肠肌运动、尿生成的影响因素等机能学实验。这个实验中心改变了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中心的主任告诉我们,这个中心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设施上都是国内同类院校中最好的。该校每届学员在学完医学基础课之后,都必需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进行创新性实验培训,自己设计课题、自己组织资料、自己动手实验并完成报告,这样做,有效地锻炼了学员的动手能力、综合能力,激发了学员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除此之外,学校还建成了3780平方米的全国医科院校中最先进的实验动物中心和拥有7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2个多媒体“影院教室”的全国医科院校中最好的外语语言中心。

几年来,学校领导特别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下大力改善校容校貌,做到了在净化、绿化的基础上实现美化,在美化中突出文化氛围的形成。他们给主要楼房“穿衣戴帽”,立体装饰,并根据区域特点,兴建了风格不同的花园草坪。学校还建成了10余组寓意和格调各异的雕塑和假山。同时,为科技大楼、办公楼、门急诊楼、病房楼等主要建筑安装了射灯。节假日的夜晚,校园内彩色射灯将一座座建筑物和它们的周围映照得斑斓辉煌,成为西安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本实现了让校园和营区“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的目标,学校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许多过去到过学校的人参观后都发出赞叹:近几年来,四医大的校园真是焕然一新,全面呈现出了现代化的气息!国家机关和总部领导在视察该校后也说:四医大建设得很有品位、很有格调。

回顾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第四军医大学广大教职员工用自己的热血和汗水为“211工程”一期建设书写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新的千年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四医大人深深懂得,“211工程”建设任重道远,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更大的成功也一定在后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