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2001-06-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邓凯 夏斐 本报通讯员 余正亮 我有话说

提起理论学习,一些青年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亲近。在学校,一些“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师感到理论课难上,“两课”教师难当。而在武汉市,理论课却赢得了热烈掌声,邓小平理论学习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师生中出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景象。

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记者在采访武汉市的江汉大学、华工大汉口分校、武钢职工大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中学等大中学校时发现,邓小平理论学习在这里蓬勃开展,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在形成。

武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罗友松说:“我市将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纳入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在“三进”工作中坚持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态势。”

江汉大学构建了“三进”工作的三大工程。一,“重点工程”,即领导干部的学习;二,“示范工程”,即教职工的学习;三,“希望工程”,即大学生的学习。这三大工程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学习的立体格局。该校还改革了“两课”教师的进入程序,实行公开招聘,集体面试,全面考核,严格把关。同时鼓励“两课”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加强“两课”学科建设。

华工大汉口分校建立校处两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制度,如副处以上干部述职时必须述学,民主评议干部时要评学,考核干部时要考学。对学生的邓小平理论学习则采取撰写论文、闭卷考试和平时学习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据武钢职工大学党委书记钱昌仿介绍,邓小平理论作为一门课开设,在成人高校还是第一次。该校为了教好这门课,组织精兵强将,精心编制大纲,精心选择教材,精心选配教师,为邓小平理论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紧密结合自身特点

武汉市的大中学校除了在课堂上学习邓小平理论,还充分利用另一个重要阵地——党校或团校,老师和学生在这里相互穿插提问,开展平等的双向交流,进行主题讨论,同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使邓小平理论学习变得兴趣盎然。据武汉外国语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燕华兴介绍,该校的学生党校至今已培训学生1700多人,先后发展学生党员30多名,成为邓小平理论学习的主阵地。

江汉大学在学报上开辟邓小平理论研究专栏,发表的文章多次在全国获奖。他们还通过征文、演讲、朗诵、辩论和文娱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成果的展示活动、竞赛活动和表彰活动等,使广大师生受到教育,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头脑,见实效。华工大汉口分校结合自身特点,创办了红色网站“红苹果园地”,充分运用网络传递信息的互动性,平等对话交流,使邓小平理论更加具有亲和力。

武汉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董必武等同志于1920年创办的,中共一大代表有三位出自武汉中学。据该校校长、特级教师李炎奎介绍,该校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科渗透。在历史教学中,老师通过讲授古今中外有关改革的史实,让学生深刻领会了邓小平理论中“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邓小平理论中有许多关于国情的论述,而中学的地理和政治等科目有着丰富的国情教育内涵,教师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习了理论。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武汉市大中学把参与社会实践作为深化邓小平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

江汉大学秘书学系行政管理9701班曾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他们把对邓小平理论的朴素感情升华为信念,转化为认识社会、深入社会的思想武器。他们从校园的象牙塔出来,到基层居委会挂职锻炼,去敬老院服务,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既服务了社会,也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在武汉外国语学校,记者见到了一本图文并茂的书《青春的青橄榄》,那是武汉出版社为该校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出版的作品集。学生们用所学的邓小平理论,分析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不仅内容生动,而且有一定的深度。

结合理论学习,武汉市几乎所有的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高新企业、开发区等。武汉中学高二学生严隽玲说,这些活动使邓小平理论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