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考古不是 时尚表演

2001-06-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徐冶 我有话说

6月3日上午,记者从电视中看到云南澄江抚仙湖水下考古的直播节目,节目让一向寂寞的考古学风光闪亮。现场的几位专家学者在电视镜头前做学问,对打捞起来的一块天然石头和一件古陶器发议论、定年代,通过近三小时的“现场办公”之后,便在媒体公布考古成果:针对抚仙湖底千古之谜,初步判断认为它是一个人工的大型古城建筑群,断代为汉唐前所建,因突发性陷落而沉入水中。有一学者还把自己推测画的古城还原图发表于当地媒体。

对于这样的传媒炒作和考古报道,有的观众很不以为然,有如看了场少男少女的有奖竞猜,认为这对考古学和媒体自身都是一种伤害。同时也就有了这样的设问:一门很寂寞的学问为何近些年来被炒得沸沸扬扬?考古学是否要重新回到一种探险行为?

为此,记者日前采访了云南大学副校长、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林超民教授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郭净研究员。两位专家介绍,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要取得这样的成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进行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而不是研究孤立的、单独的一件器物。林超民教授认为,媒体炒作澄江抚仙湖水下考古给人“皇帝的新衣”的印象,想必有大量广告收入的利益。历史学家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通过考古和研究求出历史的本来面目,这需要学者以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而不是靠推测凭想象,图得一时的轰动效应。他特别强调,学术问题与新闻报道都讲求真实,但有一个时间限制,考古成果更有一个研究过程,追求短期的轰动效应,势必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尤其是败坏了学风,把科学的研究引向歧途。

郭净研究员认为,学术问题并不是有惊人发现才有意义,考古学被称为“以研究人类过去的99%的部分的唯一学科”,对于这门科学的报道必须慎重,否则就是曲解99%的人类历史。他谈道,做为传媒本身,在报道学术问题时应当坚持中立的原则,不能以报道者自身的立场和知识背景来判断学术现象,更不能请学者立马回答或草率下定论。作为考古学家,其研究成果当首先公布于相关的学术刊物,而不是先由舆论界来炒作,这有悖于学者必须遵守的学术原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