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振兴中华而攀登

2001-06-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薛冬 我有话说

编者按1997年下半年,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率领的战略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中科院在世纪之交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此时,东南亚金融风波开始发生。在详细分析东南亚金融风波产生的原因后,中科院科学家感到自身的发展必须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中国科学家意识到,要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创新体系。1997年底,经过深入思考,中科院向党中央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中科院站在国家层面所进行的研究与思考,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江泽民总书记于1998年2月4日在这份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支持中科院“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1998年6月9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批准中科院率先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面向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挑战、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和李岚清副总理分别视察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单位,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认为“目标明确、思路对头、举措有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6月9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已整整3年,为此,本报记者采写了这篇通讯。

围绕新的战略目标,进行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
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

根据知识创新工程任务要求,中科院在学习江泽民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即“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这个新的战略目标,中科院人简称之为“三性一攀登”,也被认为是中科院在新世纪的定位和办院方针。在这一新的战略目标引导下,中科院进行了建院50年来涉及面最广、意义最为深远的学科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

从1998年起,中科院成立了由200余位中青年科学家、战略专家和管理专家参加的9个战略研究组,研究确定了农业高新技术、人口与健康、信息科学与技术等9大发展领域和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布局,并将创新试点单位原有学科方向329个,经遴选缩减为202个,减少了38.6%。

为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呈现的交叉性、综合性、社会性等特征,3年来,中科院对研究所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将37个研究所整合重组为17个研究机构,批准了39个研究机构进入创新工程试点,组建了10个创新基地。比如,将原来的4个数学所(纯数学、应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数学)整合组建为“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在原分布全国的天文台、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国家天文台”;在北京按新的功能整合组建“物质科学研究基地”等等。

通过整合调整,中科院各所逐步呈现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的特征,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了科技创新目标,基本上改变了长期困扰科技发展的“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等过去研究院所普遍存在的现象,提高了科技创新的层面。比如,在数学研究院,青年科学家的选题层次已发生变化,他们最近主动选择当前公认的7个世界难题中的3个进行攻关,并提出在5至10年中有所突破,这在过去体制下是不可想象的。

以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

中科院适时推动了管理体制创新。在院的层面上,按照创新工作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尊重研究所和科学家的自主权,院的管理工作集中体现在战略性目标的引导和对研究所工作的后评价上。

在科技目标的引导上,针对当今科技发展的交叉性、综合性特征,院里推动相关各研究所打破所际边界,进行跨所跨学科融合。比如,组织跨学科论坛和跨学科研究中心。最近成立的纳米中心,就是在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中科院还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评价体系,即根据各所不同的科研活动,建立了由专家组成的评估中心,对各所的科研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各所及其科研人员给予经费和资源配置。在一些基础研究所,还采用了国际同行评价。

在近几年的体制创新中,中科院积极推动研究所与社会要素相结合,出现许多与大学、企业、地方共建的范例,如水土保持研究所整体建制进入新成立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持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遗传所的基因组学中心与杭州市、浙江大学共建杭州华大基因中心。国家天文台与北京大学共建天体物理学科。与海尔、科龙、春兰等集团公司共建工程中心。为了推进所办企业的产权改革,中科院及各所与上海、沈阳、深圳、苏州、宁波共建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特别是对于高技术类研究所,中科院鼓励运用灵活的运行机制,尽快使高技术产业化。同时鼓励所办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到目前为止,中科院已批准13个事业研究单位整体转制为高技术企业。

建立竞争机制,推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科学家是科研活动的主体,要想为国家作出“三性一攀登”的贡献,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因而,人事制度改革不可避免。承继着市场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多年的积累,中科院下决心要改革“动人”。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中科院采取的最重要的举措是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任”。这项举措的推出,事实上终止了传统意义上的职称评审。

据了解,中科院各所能够进入创新试点人员只有1/3左右,其原则是优中选优。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有水平的科技人员有可能竞聘到岗位,甚至很年轻的科技人员能竞聘到研究员岗位,而能力不强或专业老化的科技人员,即使有研究员职称,也可能竞聘不到岗位。于是,在中科院出现了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或者因为专业不对路转岗调出的情况。

公开聘任,竞争上岗,彻底打破了重评审、轻聘任及论资排辈的传统做法,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3年的实践证明,岗位聘任是个可行的好办法。岗位聘任确实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了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新机制,明显增强了科技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为研究所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环境。

与之相配套的分配制度改革,中科院主要试行的是体现绩效优先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三元结构”分配制度,打破了实际存在的平均主义,在鼓励创新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队伍初步建立,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知识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一流的创新目标只能依靠一流的创新人才来实现。

通过实施“百人计划”和“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这几年中科院共从国内外公开招聘了329名杰出青年人才,他们掌握当今世界科技最新进展,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骨干。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走上所领导岗位,如物理所所长王恩哥、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化学所所长王梅祥、西安光机所所长相里斌等等,还有如范更华、卢柯、高小山、杜强、顾钧、肖云汉等一大批拔尖人才,年龄都是三四十岁,他们都已进入中科院这支创新队伍。据悉,中科院还将扩大以研究生和博士后为主、包括各类访问学者在内的流动研究队伍,真正建立起适合科学创新、科技产业化的不断更新的动态系统,同时将实施机动灵活的项目聘任人员制度;试行协议工资,延揽领衔式的科技将帅人才。

创新试点工作实施以来,中科院各所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在纳米科技领域,成功制备出超长、定向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合成了6种远离稳定线的重丰中子新核素和9种质子滴线核区新核素;新的脊索动物海口虫的发现,被国外学者称之为“人类重塑生命历史的一项惊人成就”……

当然,3年中取得的创新成果有其历史连续性,接受采访的中科院领导和科技人员对此很清醒,他们只是说,这3年的创新试点工作,使中科院创新目标和创新层面有提升。知识创新工程预计在10年后告一段落,目前已完成了启动阶段的全部工作。中科院科学家在过去的3年,在全国科研单位中率先改革,的确承受了改革带来的阵痛,但同时也把握住了快速发展的机遇。经过3年时间,中国科学家逐渐深化了对知识创新工程战略意义的认识,并取得了共识,给予了肯定。这3年,中科院完成了对自身定位的认识,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集成了一支精干的、年轻化的、高水平的、有着强烈历史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队伍,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世界规范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科学家必将在今后若干年,攀上世界科学高峰,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