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学生为主体

2001-06-0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我有话说

1997年至2000年,江西省抓住国家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的契机,在全省的范围内,开始了头三轮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基础教育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为了推动高中课改,全省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在人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探索。

——精心选配任课教师,搞好新教材培训工作。为了使全省两万多名高中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连续用5年的时间,分三轮培训了全体教师。在培训内容上,由浅入深抓住新教材的“新”在何处,如指导思想、立意、取材、知识体系、目标效果等;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适应新教材相应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促进了高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学科知识的更新,提高了教师对新大纲的把握程度和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从而提高了业务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新教材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根据新教材的内容与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也一改教师嘴巴一讲就是45分钟,为以学生为主体,把讲授、自学、实践、讨论、归纳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比如多安排理化实验,在文科教学中加进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的实践内容。

——加强活动课、选修课建设,开展研究型学习。新教材实验在课程结构中增加了活动类课程和任选类课程。并在全省建立了一批教学实验基地,如临川一中的“多媒体教学”、玉山一中“研究型学习”、铅山一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九江一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萍乡中学、芦溪中学注意构建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从实际操作中扭转了“一卷定乾坤”的应试倾向,对学生当前各方面素质情况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对未来发展予以指导、引导、鼓励学生全方面构建自我,完善自我。

通过三年实验,江西省基本完成了教育部提出的任务,促进了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观念转变,思想解放。高中新课程方案,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高中教师课程观从以往单一的教科书意识转变为完整的课程体系意识;从突出文化知识传授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科学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从以应试为主的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三年高中课程实验,学生不仅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主体意识、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样式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观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玉山一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自主选择了有关当地自然、人文、环保等研究课题,自己组织研究学习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自己收集、整理和处理研究信息,得出研究结果,这样一系列的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独立训练,对学习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感受,不仅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更重要的是对学习的多样性、社会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就像在江西接触的师生所说的一句话:“过去是以教材为世界,现在以世界为教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