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吃“百家饭”做“百家事”

河海大学图书馆
2001-06-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郑晋鸣 特约记者盛晓艳 我有话说

图书馆大不大,过去靠图书储量来判定,如今数字图书馆凭借因特网使全球的图书馆“连为一体”,再衡量一所图书馆就要看它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图书馆在某种意义上已变成了信息馆。图书管理员也开始在各种信息和各类不同的用户间充当信息中介的角色。

去河海大学图书馆采访,拾级而上,门前挂着一个很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电子化图书馆+网络信息=新的生产力”。这个不符合生产力三要素的等式让一些哲学老师着实较真了一番。施泽华馆长说,在网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河海大学图书馆“硬件、软件、活件”三管齐下,一面从国外买来了HP8000系列高档服务器,海量储存的光盘塔,光盘库及磁盘陈列并创建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视频点播VOD室,将硬件完善,这在驻宁的30所高校图书馆中也算是大手笔;他们一面改造好100M到桌面的局域网,引进“汇文图书管理软件”“TRS全文信息发布和检索系统”,并购买了EI、维普、万方、书生之家等国内外数据库,将软件与硬件配套。信息高速公路通车了,不仅要有车子跑,还要让他们满载而归,这需要“好车手”。他们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等方式,利用各种机会向兄弟院校学习,并请来校外专家前来讲课,实现书目数据,网络资源的“共知、共享、共建”。

在我国只有1.5%的家庭能上网、会上网,更多的人一提到上网就“心里没底”,不知道也不了解网络。普及上网技术已成当务之急。河海大学图书馆主动担当起上网普及的责任,开讲座,办培训班,忙得不亦乐乎。尤其是近两年,图书馆每两星期就举办一期免费培训班,不仅本校的师生可以在这里学习收发电子邮件、主页的制作与发布等有关专题讲座,校外的企事业人士,甚至街道的社区干部和一些老大妈也前来参加培训。在天目路社区工作的一位社区干部说:“以前一提起网吧就认为不是个好地方,小孩子在里面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而现在社区网吧里的成年人也在逐渐增多,社区网吧成了引导社区青少年的教育新资源,河海大学图书馆也成为南京鼓楼区社区建设的基地。

河海大学图书馆打破“门户之见”,不仅仅为学校师生服务,也开始向社会辐射。去年暑假,他们将“因特网服务快车”开到泰州,60个单位、180多位企业老总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这种讲座让老总们对互联网有了新的认识。泰州吉太毛纺厂想找到一种“不起毛、不起球”的布料生产技术顶目或生产线时,服务快车的工作人员得知后,在键盘上“敲几下”,三下五除二就找到了一家日本厂商。很多人上完辅导课后,不仅推荐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下属来听课,还主动牵头让单位同河海大学图书馆联合办起了培训班。到现在为止,河海大学图书馆已为宁海路街道、江苏省科委、中储南京公司等单位培训了2500多人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