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斐济文化中心与“走火者”

2001-06-22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张川杜 我有话说


“到了斐济,要了解这里的文化和传统,不可不到斐济文化中心一游。”斐济旅游局局长罗发尼耶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说。在主人热情的安排下,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从首都苏瓦驱车西行,约1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风景优美的斐济名城太平洋港。

旅游业是斐济的第一大产业,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斐济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向国外游客展示斐济的悠久文化和传统为中心,带动其他旅游项目的开发,斐济文化中心因此成为外国游客必到的旅游点。

一到大门口,由楠木雕挖而成的“大钟”敲得清脆而洪亮,这是斐济人迎接贵宾仪式的开始,接着,由三个身穿花衣素裙的男子组成的乐队奏起了“波拉马里”(迎宾曲),欢快的乐声一直陪伴着游人进入园内。“代伍”在斐济语中是裙子的意思,男子穿裙,起源于斐济人世代穿蓑衣裙,现代文明进入后才演变成由布料做成的裙子,在炎热的季节,穿裙有凉爽方便等优点。1874年斐济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之前,土著人世代居住在这个美丽的群岛上,约有数万年的历史,也曾创造过他们的文明。比如,用整块木头雕凿的双体独木舟。在现代文明之前,为了保持船体在颠波的大海大河中的平衡,斐济人已发明了双体船。而且,他们也很早就掌握了编织、蜡染和制陶等工艺。

在榕树下,随着一位小男孩悠长的海螺声,一队粗犷威武的男子疾步来到草坪上,他们的脸上用黑色的油彩勾划轮廓,眉毛倒挂,赤裸上身,下穿染成金黄色的草蓑裙,颈上挂着色彩斑斓的由贝壳串起的项链,腰间束着用兽皮做成的宽宽的腰带,光着脚,但手腕和脚腕上都带着五颜六色的花环。在阵阵鼓点的激励下,他们似出征的将士,高举木棒,奋勇向前。木棒是含油成分较高的松木,一头点燃,随着他们的歌舞,火球在空中飞舞。他们舞姿雄浑,变幻各种队形,赢得了游客们一阵阵的掌声。火把舞是斐济最著名的舞蹈之一,火在斐济人的心目中象征光明和希望,每当喜庆之日,他们就来到旷野,跳起了他们的欢庆舞。

“走火”是在斐济文化中心最受人欢迎的一个表演项目。在濒临大海的草地上,一堆篝火正在熊熊燃烧,斐济武士们向火中添加成块的大木头,火借风势,烧得更旺了。在正燃烧的木炭上,铺着一层大如鹅蛋的卵石,底下的火苗从石头的间隙直往上窜,不一会儿,石头就被烤得微微发白。这时,一队武士排着队轮番上阵,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石头上跳起了土风舞。他们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像在祈祷祝福,一会儿又手舞足蹈,高叫“乌拉”,显示勇气和力量。他们在火中行走如履平地,不损分毫。

“走火”在斐济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相传许多年前,在巴恰岛上住着一个叫巴准的部落,有个叫特兰特的讲故事人常为村民讲故事取乐。村民们为了表示感谢,也常带一些礼品送他。有一天,当问到他最喜欢什么礼品时,特兰特回答要村民们出外劳作时发现的第一样东西。有一个叫土内的村民在捕鳝鱼时第一网就有了收获,拉上来一看是个形似小人的物品,还会对土内说话,很快这个东西被村民们奉为“神”。当土内要把“神”作为礼品送给讲故事人时,“神”请求把他留下并许诺给土内征服火的力量。“神”让土内挖了一个坑,围上石块并点燃了火,当石头烧得发白时,“神”跳到了石块上,并让土内也与他一起在石头上跳舞。土内开始胆怯,在“神”的鼓励下,他鼓足了勇气进入火堆,等他跳了一阵,突然发现自己并没受伤,而具有了征服火的力量。回村后,他把征服火的神力传给了村民,并由此代代相传,巴准部落从此以“走火者”闻名斐济。

三个小时的走马观花,使我们对斐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有了粗略的了解。在一片“毛台”(再见)声中,我们确实感受到,斐济是一个勤劳、友善和懂礼仪的民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