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欧仁·鲍狄埃在我们中间

2001-06-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 农 我有话说


1871年3月18日,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在腥风血雨中。当时,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刚刚失败。工人组成了国民自卫军,反对反动政府的统治。他们占领了巴黎北部的蒙马特尔高地,并组织了成功的市政选举。他们短暂实现了无产者掌握政权、自由的言论、平等的社会存在,这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化的。

72天,在反动派的疯狂镇压下,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1871年5月28日黄昏,巴黎残阳如血。经过了“血流成河的一周的激战之后,当梯也尔反动政府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被逼到拉雪兹神甫公墓东北角一堵小墙前面的147名公社社员身上的时候,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尝试失败了。130年过去了,对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社会充满了理想和激情的人们,并没有忘记130年前为了同样的理想曾经付出过鲜血和生命的“巴黎公社人”。

《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就是这样一个“巴黎公社人”。自1896年法国工人党里尔大会上,《国际歌》的歌声第一次响起,到其在1899年法国社会主义者巴黎大会成为闭幕歌曲,再到1900年巴黎社会党人国际大会成为大会会歌……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歌》真正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而它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名字也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的歌声一起被广泛地传诵着。正像列宁所称赞的那样,鲍狄埃是“一位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1816年,鲍狄埃出生在巴黎一个保皇主义者的家庭里,爸爸是包装手艺人。他14岁时创作的第一首诗《自由万岁》,已经表现出诗人的才华和背叛家庭的、革命的思想。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在法国工人运动中冲锋陷阵的歌手,写下了大量广为传诵、鼓舞工人斗志的诗篇。公社成立后,鲍狄埃当选为公社委员。公社失败后不久的1871年6月,他写出了这首全世界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歌曲之一《国际歌》的歌词。后来,他和其他7000多名原公社成员一道,被迫流放。在英、美流放期间,他广泛接触当地工人群众,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长诗《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等。1880年,半瘫的欧仁·鲍狄埃返回法国,继续革命生涯。艰难的生活和斗争,使回到了祖国的鲍狄埃重新陷入了贫困和疾病当中。

1887年11月,欧仁·鲍狄埃去世。数以千计的工人群众,不顾警察的阻拦,高呼着“公社万岁!”的口号,在红旗的引导下,为他举行了革命的葬礼。他死后,群众曾自发地要求为他在拉雪兹神甫公墓立一块碑以资纪念。而当时的法国内政部等当权部门一次次地否决了群众的申请。1908年,在他去世21年之后,纪念碑终于被树起来了。当时纪念碑的揭幕者是“原公社社员兄弟协会”会长顾比尔博士。而这个协会是“巴黎公社之友”协会的前身。

在巴黎活跃着的“巴黎公社之友”协会成立于1882年,当时由幸存的“公社人”和他们的朋友、亲属组成。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各界人士纪念先烈、弘扬理想的阵地。这个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协会之一,现在有2500名会员,其中包括约150名外国会员,在国外还有5个分会。近10年来,该会会员人数增长了10倍。会员的主要成分是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其中有大量的青年人。除共产党员外,也包括很多其他左翼政党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这些情况都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现任“巴黎公社之友”协会会长克洛德·威拉尔教授向我介绍的。

“巴黎公社之友”协会的所有成员都是义务的。他们在位于巴黎13区的办公室每星期固定开放2个下午,为公众了解、纪念巴黎公社历史提供方便。协会有许多固定的活动,如每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运动兴起、公社诞生纪念日的游行活动;5月19日,“血流成河的一周”———公社社员开始被屠杀的纪念日,在拉雪兹神甫公墓内巴黎公社社员墙前的纪念活动;5月25日,则是参加者自掏腰包、为纪念公社生日的聚餐会。协会还定期出版一份《公社》小册子和一些有关书籍,并经常举办与公社有关的展览、研讨会等。

当然,《国际歌》是一定要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当你置身于这些为了理想而正在义无反顾地努力着的人们之中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当一个人的行动,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理想支撑着,会多么地令人振奋。

1871年3月18日,全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诞生在腥风血雨中。当时,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刚刚失败。工人组成了国民自卫军,反对反动政府的统治。他们占领了巴黎北部的蒙马特尔高地,并组织了成功的市政选举。他们短暂实现了无产者掌握政权、自由的言论、平等的社会存在,这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化的。

72天,在反动派的疯狂镇压下,巴黎公社只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1871年5月28日黄昏,巴黎残阳如血。经过了“血流成河的一周的激战之后,当梯也尔反动政府的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被逼到拉雪兹神甫公墓东北角一堵小墙前面的147名公社社员身上的时候,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尝试失败了。130年过去了,对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社会充满了理想和激情的人们,并没有忘记130年前为了同样的理想曾经付出过鲜血和生命的“巴黎公社人”。

《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就是这样一个“巴黎公社人”。自1896年法国工人党里尔大会上,《国际歌》的歌声第一次响起,到其在1899年法国社会主义者巴黎大会成为闭幕歌曲,再到1900年巴黎社会党人国际大会成为大会会歌……一个多世纪以来,《国际歌》真正成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而它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的名字也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的歌声一起被广泛地传诵着。正像列宁所称赞的那样,鲍狄埃是“一位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传家”。

1816年,鲍狄埃出生在巴黎一个保皇主义者的家庭里,爸爸是包装手艺人。他14岁时创作的第一首诗《自由万岁》,已经表现出诗人的才华和背叛家庭的、革命的思想。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在法国工人运动中冲锋陷阵的歌手,写下了大量广为传诵、鼓舞工人斗志的诗篇。公社成立后,鲍狄埃当选为公社委员。公社失败后不久的1871年6月,他写出了这首全世界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歌曲之一《国际歌》的歌词。后来,他和其他7000多名原公社成员一道,被迫流放。在英、美流放期间,他广泛接触当地工人群众,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长诗《美国工人致法国工人》等。1880年,半瘫的欧仁·鲍狄埃返回法国,继续革命生涯。艰难的生活和斗争,使回到了祖国的鲍狄埃重新陷入了贫困和疾病当中。

1887年11月,欧仁·鲍狄埃去世。数以千计的工人群众,不顾警察的阻拦,高呼着“公社万岁!”的口号,在红旗的引导下,为他举行了革命的葬礼。他死后,群众曾自发地要求为他在拉雪兹神甫公墓立一块碑以资纪念。而当时的法国内政部等当权部门一次次地否决了群众的申请。1908年,在他去世21年之后,纪念碑终于被树起来了。当时纪念碑的揭幕者是“原公社社员兄弟协会”会长顾比尔博士。而这个协会是“巴黎公社之友”协会的前身。

在巴黎活跃着的“巴黎公社之友”协会成立于1882年,当时由幸存的“公社人”和他们的朋友、亲属组成。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各界人士纪念先烈、弘扬理想的阵地。这个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协会之一,现在有2500名会员,其中包括约150名外国会员,在国外还有5个分会。近10年来,该会会员人数增长了10倍。会员的主要成分是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其中有大量的青年人。除共产党员外,也包括很多其他左翼政党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这些情况都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现任“巴黎公社之友”协会会长克洛德·威拉尔教授向我介绍的。

“巴黎公社之友”协会的所有成员都是义务的。他们在位于巴黎13区的办公室每星期固定开放2个下午,为公众了解、纪念巴黎公社历史提供方便。协会有许多固定的活动,如每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运动兴起、公社诞生纪念日的游行活动;5月19日,“血流成河的一周”——公社社员开始被屠杀的纪念日,在拉雪兹神甫公墓内巴黎公社社员墙前的纪念活动;5月25日,则是参加者自掏腰包、为纪念公社生日的聚餐会。协会还定期出版一份《公社》小册子和一些有关书籍,并经常举办与公社有关的展览、研讨会等。

当然,《国际歌》是一定要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当你置身于这些为了理想而正在义无反顾地努力着的人们之中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当一个人的行动,被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理想支撑着,会多么地令人振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