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流勇进自强不息

2001-07-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996年3月,“211工程”建设的春风吹临已有38年历史的北京化工大学,这所为全国化工、石油等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管理中坚的高等学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是北京化工大学的办学宗旨。在“211工程”建设中,若干重要领域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有些学科方向直指国际一流水平;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一大批先进科研成果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辐射;办学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环境。

科学规划艰苦创业

1996年3月,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了原主管部门化工部主持的部门预审。1998年北京化工大学划归教育部。1998年11月教育部重新组织北京化工大学进行“211工程”建设项目正式立项工作,经专家审核后,上报国家计委。2000年12月15日国家计委批复了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计委关于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计社会【2000】2341号文件),同意北京化工大学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

国家计委在批复中提出:“力争到下世纪初,使北京化工大学在教育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总体办学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部分优势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化工、石化方面)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解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到下个世纪初叶把北京化工大学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996-2000年五年中,北京化工大学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开展“211工程”建设工作。重点建设“反应与分离新技术及其科学基础”、“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三个重点学科,完善仿真培训及信息技术中心、教学实验中心、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及网络应用系统等公共服务体系,新建一批教学楼、图书馆楼、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

建设项目总资金为9120万元,其中教育部下拨经费1820万元,自筹经费7300万元。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学校“211工程”建设实际完成11034万元,比原计划超额完成20.9%,其中重点学科建设完成3096万元,比原计划2740万元超出12.9%;公共服务体系完成1118万元,比原计划860万元超额30.0%;基础设施建设完成6820万元,比原计划5520万元超出23.5%。

在“211工程”“九五”建设期间,北京化工大学全校教职员工焕发出极大的热情,上下拧成一股绳,表示宁可收入低一些,也要把学校建设搞上去。在“211工程”“九五”期间建设的学校中,北京化工大学成为基本依靠自筹资金圆满完成建设任务的一个亮点。

学府风貌焕然一新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实验教学内容、手段陈旧,仪器设备严重老化,影响着北京化工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211工程”建设的支持下,重点建设学科配置了能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的较高水平的设备,增强了学校科学研究装备的总体实力。“九五”期间北京化工大学购置仪器设备的经费相当于1986年—1995年十年间科研仪器设备投入的1.45倍。由于建设经费主要是依靠自筹,学校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了基础配置和前沿需要的兼顾。学校从国外引进了34台先进的关键设备,还对现有的大型、公用仪器进行了技术改造与更新增值,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使重点建设学科的某些领域的装备水平达到国际上九十年代的标准。

“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代化的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实践基地、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的更新改造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基本条件。成立了化工原理、高分子科学基础、机械基础、电工电子等8个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改建了部分实验室,更新、添置了部分仪器、设备。各基础实验室的设备更新率机电类超过30%,电子类超过75%,计算机类超过90%。新建了一批多媒体教室、EDA实验室和DSPs实验室,装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学校还组建了工程训练基地、仿真培训及信息技术中心,使教学活动及专业实习相融合,学生得以在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专业模拟训练和实战演习,为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基础。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教学科研用房紧缺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在西校区投资4824万元,建成了25631平方米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宿舍,已于2000年投入使用。其中教学楼是一座融教学、科研、信息管理、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建筑。图书馆已完成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更新和局域网改造升级,配套的光盘数据库网络查询系统使图书馆服务效益显著提高。全校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和实验楼也进行了改造和更新。东区的逸夫图书馆主体结构已封顶,即将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1994年,我校与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合作接通INTERNET,成为我国第一家直接连通国际网的高校。“九五”期间,校园网及网络应用系统实现大跨度升级,基本建成信息高速传输和完全共享的计算机网络,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创新能力的学习场所,也成为教师了解最新科技信息、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提高学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全校教师、研究生和70%以上本科生已能够使用校园网。

北京化工大学的化工类仿真实习系统始终保持全国高校的先进水平,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三等奖一次,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国际博览会金奖和软件成果奖多次,1997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也初见成效,成绩斐然。

“211工程”建设推动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走上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改革创新之路。1998年北京化工大学完成东、西校区的实质性合并,1999年初开始推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学院工资总额动态包干管理,强化工资、奖金、津贴的激励作用,扩大了学院的分配自主权。对校、院(系)党政管理机构进行了压缩、调整,对党政管理人员实施了以公开招聘为主的岗位聘任制,废除了职务终身制,引入了竞争和淘汰机制,强化了岗位意识。在教学、科研队伍中实行了重点岗位津贴,提高在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教师津贴待遇,初步体现出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劳动积极性。

北京化工大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学和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使教育资源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向“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重点实验室倾斜,增强了学校对学科发展的调控能力,初步形成了吸引人才的制高点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择优机制。

瞄准前沿求索不止

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始终坚持瞄准学科前沿,力求创新的原则,从转变办学观念入手,使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模式有新的突破。通过“211工程”建设,北京化工大学的学科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凸显。化工、石油领域中的传统优势学科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工机械等进一步加强,在其基础上派生出众多新生长点和前沿方向,与生物、环境、新材料、信息等新兴学科相得益彰,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成绩斐然,产学研结合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的进展,使学校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能力显著增强,办学效益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将北京化工大学建成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学校整体水平起着带动与示范作用。工科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211工程”建设的3个重点学科:“反应与分离新技术及其科学基础”、“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覆盖了化工、材料、机械、控制等学科。在“九五”建设期间,这些学科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校内项目验收时,校外专家认为,已达到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反应与分离新技术及其科学基础”学科努力追踪国际前沿,以过程强化、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巩固和发展了在超重力反应与分离技术、反应器人为非定态操作技术、大容量流体混合新技术、生化分离新技术、计算机分子模拟、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优势,取得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成果,使学科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学科以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碳纤维工程中心为依托,以国际前沿的分子设计合成、反应加工一体化的基础研究为龙头,全面提高了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并将研究领域从传统的高分子材料延伸到金属表面工程、先进碳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在新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科集成化工过程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个学科的优势,以分子蒸馏技术及设备、工业装备诊断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装备以及机电一体化等研究领域为突破口,带动学科前沿的探索和新生长点的衍生,走出一条以开发装备为主线的新发展模式。

学校本着“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提高水平,综合发展”的方针,以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积极推进相关学科的重组和延伸,促进和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不仅使传统学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使北京化工大学过去相对薄弱的生物、环境、信息等新兴学科和领域迅速发展,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队伍。同时重视化学、应用数理等基础学科以及管理、经济、文法学科的建设,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学校成立了“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心”,促进化工、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中若干方向的交叉与融合。从中国环境科学院引进两名双聘工程院院士,带领校内的科研骨干在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治理与保护方面开展工作。工程院院士高金吉教授创建的“设备诊断中心”结合了机械、控制、计算机、通信等学科,开辟出一个跨学科的全新研究方向。生物学科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在原有的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成了从生物技术上游到下游的比较完整的研究体系。

“九五”期间,学校新增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点11个,工程硕士领域7个。学校在2000年初按一级学科或门类建院的原则,实行了院系调整,同时对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规划。学科与行政结构的重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科学研究

“九五”期间,新增“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超重力工程技术中心”。在“九五”期间工作的基础上,2000年建立了“生物加工过程”和“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乐凯集团合作,在学校设立国家感光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分部)。这些科研基地的建成,明显提高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水平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产生了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1)化学反应器强制动态操作特性的研究。以强制动态反应过程的模型化为主线,成功地预测了在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反应器上得到的实验结果,低浓度SO 2动态氧化、VOCs动态催化燃烧技术已完成中试。通过部级技术鉴定1项,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2)纳米孔内流体的吸附及扩散分子模拟计算。对纳米尺度限定空间内流体的聚集态等复杂体系进行模拟计算,揭示了二氧化碳在纳米碳孔内的吸附及扩散规律,为超临界态下二氧化碳的吸附分离及反应提供了机理性的解释。该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采用自行开发的磁场复合快中子及γ-射线方法诱变菌种,并在诱变前通过筛选透明质酸酶缺陷型菌株,增加了透明质酸产量,纯度提高到92%,整体技术水平为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石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4)流体混合工程搅拌反应槽的开发研究。在釜式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和投产各个环节均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了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据截至2000年底的统计,已为国内各类企业的新建或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搅拌装置约200台套,结束了以往该技术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4)纳米粉体材料超重力法工业性制备新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超重力反应沉淀法合成纳米粉体的新技术路线,在分子尺度上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成核结晶过程,从而获得分布均匀的纳米粉体,建立了国际首条3000吨/年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工业生产线。该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通过部级鉴定。3万吨/年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粉体的工业生产线已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

(5)乳液聚合新理论与新技术。开发的8万t/a“乳聚丁苯橡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成功超耐低温丙烯酸酯橡胶,脆化温度达到-54℃,居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较早开展超浓乳液聚合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开创出利用超浓乳液聚合制备功能材料的方向。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

(6)有机材料表面可控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发出本体表面光接枝,光接枝层合等有机材料表面改性新方法。“表面光聚合法制备新型功能棚膜技术”于1999年11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鉴定,并被列入200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

(7)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投资700余万元建成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的研发基地,拥有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吨级中试线。

(8)分子蒸馏试验基地。开发出天然维生素E、鱼油等十余个工业化产品,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石化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9)聚合物加工过程可视化研究实验系统。创制了世界第一台“三向全程视窗双螺杆挤出机”,建立了国内先进的单螺杆、双螺杆可视化挤出机实验机台及配套设施,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大力扶植和培育新生长点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近几年生物化工方面的科研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关环境保护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明显增加;计算机应用工作打开了局面;与农业工程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受到重视和加速启动。在研究工作基础较好的老学科,也有一批新的生长点正在形成。

学校科研经费连年大幅增长。“九五”与“八五”相比,纵向年均在研项目数增长18%,年均经费增长110%。横向项目数增长51%,年均经费增长25%。

2000年全校科研经费达到9666万元,为1996年的3.8倍,1999年科研经费在教育部45所直属高校中列第22位,教师人均科研经费列教育部直属高校第8位;在国内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90篇,比1996年增长2.5倍;在SCI发表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51位,与1996年相比前进了35位;出版专著、教材81部,比1996年增长了2倍。

3.成果转化

北京化工大学主动投入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关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科技工作坚持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积极为北京市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学校还与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吉林化工集团、大连化工集团、乐凯集团、蒙西新材料公司、胜利油田、大庆市、东营市、乌海市等单位和地方建立了长期的密切联系,把学校的科技发展植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之中。

“九五”期间完成各类研究与开发项目135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62项,700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向工业应用的转化,创造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油田注水脱氧超重力装置及技术已用于海上采油;混合技术及大型搅拌釜(槽)多次在国际竞标中夺标,已有200多台套在燕化、大庆油田、郑州铝厂等大中型企业得到应用;同向平行排气式双螺杆混炼挤出系列化机组和新特公司的分子蒸馏技术与装备均已被多家企业采用;高性能高分子合金材料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江苏仪征、湖南郴州实现工业化生产,年增产值7000万元;超重力法制备纳米粉体新技术已在广东广平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建成投产年产三千吨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线,年产3万吨的工业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并被列入国家高科技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立了国内首套年产1000吨新型层状及层柱无机功能材料的生产装置,年产10000吨阴离子型层状无机功能材料的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家计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计划。产品为国际首创,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学校校办产业集团已创办了20多个科技企业实体。2000年实现销售额2.2亿元,实现利税超过4000万元,科技产业营业额在1999年在全国高校高科技企业排名第17位。产业集团同时也是高新技术孵化器,将一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推向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近几年在京郊昌平、密云和房山建立了三个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占地500亩建起了近三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

4.师资队伍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致力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和管理干部,以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校制定了“跨世纪人才工程方案”,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基本思路,提出了有力措施。以“爱岗爱校,共创事业”为聚焦点,采取“内选外聘,优化结构,着重提高”的方针,改善教职工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师编制的比例和教师中具有高学历人员的比例。2000年教学科研一线教师与其他事业编制人员之比为1:1,生师比从1996的9:1上升到2000年的13:1,办学效益明显提高。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是20.8%,重点建设学科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达41%。

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已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3名青年教授被聘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名青年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8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69人。师资队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平稳地实现新老交替。通过连续几年的循序渐进的校内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通过机制的创新,如实施全员岗位聘任制,加大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北京化工大学师资队伍在优化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11工程”建设已经成为学校队伍建设的凝聚力工程,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教学科研条件的改善、仪器设备水平的提高,使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有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对引进人才、稳定人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2000年新进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超过了50%。从1999年开始,已直接从国外引进人才8名。通过“211工程”建设,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出国人员的返回率已在逐年提高。

5.人才培养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流人才是“211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化工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培养、改善知识结构、加强创造性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上做了积极尝试。

学校大力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制订、修改和完善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投资100万元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新世纪教改课题立项,激发了教师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教学实验中心、校园网建设等硬件设施配置,鼓励教师进行课件设计,采用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形成、培养和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研究生全面实行学分制,引入竞争机制与淘汰机制,采取激励措施,设立了优秀博士论文奖励基金制度与优秀硕士论文奖励制度,优秀研究生的学制弹性化;拓宽培养口径,设立第二学位课程学习制度,实现了学科、专业间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显著提高。

本科教育已部分实行了学分制试点,建立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辅修学位和双学位制;国家工科课程化学基地建设通过2000年中期检查;重视优秀生的培养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电子设计等竞赛中共有5个队获全国一等奖,8个队获全国二等奖。1998年起,组织学生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本科教学现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全国本科教学优秀校的评估。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居教育部部属高校的前列。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九五”期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0项。

“211工程”建设明显加强了学校培养各种不同层次人才的能力。在稳定本科生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规模与学科门类大幅度增加,攻读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按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00年在校生总规模超过10000人。其中研究生1038人,本科生7279人,留学生154人。2000年在校生总规模比1996年翻了一番,2001年学校将新招博士、硕士研究生800人,本科生2700人,高职生250人。十五期间将实现在校研究生3000人、本科生10000人的规模。

6.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北京化工大学在“九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教育和科技合作。有目的、重实效地与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加强联系,进行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和教学、科研以及技术开发等多方面的合作,扩大学校的学术影响,提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在与国外知名大学广泛开展双边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九五”期间与15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全面的、稳定的、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互访活动。2000年北京化工大学四个代表团访问了欧洲、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共14所大学,并与其中部分学校续签和新签了合作协议。

学校大力开拓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与新加坡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超重力法制备纳米CaCO 3技术转让合同,合同额3000万元;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承担中澳机构项目“用膜蒸馏技术处理中国西北地区的苦咸水”。根据项目协议,北京化工大学已派出了3名博士生、1名博士后和2名青年教师到新南威尔士大学接受培训和从事科研工作。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工系主任A.G.Fin e教授已三次来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项目指导;与荷兰De lft技术大学合作承担Sh e ll公司“水热液化生物质制造生物燃料”的研究,该项目已于2000年5月底完成,基于该技术,已在荷兰建立了一个试验性工厂。北京化工大学还与德国汉高公司就学生毕业设计、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分析和科研合作签订了协议;与丹麦、日本等国的多所大学签订了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主办了“国际聚合物与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

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北京化工大学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将在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将学校建成国内外知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大家都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211工程”“九五”期间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欲达到学校提出的目标尚需艰苦的努力。

“十五”期间,北京化工大学“211工程”建设仍将按照重点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来进行。其中重点学科建设的主导思想是:瞄准国家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保持原有重点学科优势地位;集中使用资金,整建制地装备具体学科的研究与测试平台;大力加强环境、信息、生物与生命、新材料等新兴学科建设。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将加强校园网及现代化教育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校内网络教育基地,建立起全国性的“北京化工大学远程教学体系”,使北京化工大学的教育信息覆盖全国各大远程教育点。继续为重点学科加强公共测试平台,使基础科研条件持续得到改善。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完成逸夫图书馆和科技大厦的建设。

走过了“九五”建设的成功之路,又踏上了“十五”建设的希望之旅。北京化工大学将一如既往,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优势和传统特色,向着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走出一条结构合理,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