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产业应“高”在哪里

2001-07-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王金福 我有话说

编者按

长期以来,重科研轻转化是一些高校较普遍存在的问题,科研成果大多是自己“捂”着“孵”,以致校办产业不能实现滚动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江苏面对现实,对症下药,出台了有力措施,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科技经济“比翼”却不能“双飞”

“堪”称教育大省的江苏,不仅在办学规模上举足轻重,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对江苏来说,教育是他们的骄傲。

浦口校区、仙林校区、江宁校区等一座座大学城崛起,在江苏的每一个地市,平均至少有一所本科院校,扩招、并校、民办高校的兴办进一步加快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今,江苏高校在校生人数居全国第一。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江苏的教育又不容乐观:2000年,江苏全省校办产业的销售收入不及北大方正的1/3。在江苏一门心思抓教育规模和调整结构的时候,北京、上海、辽宁等地的一些高校,已走上了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脱颖而出。到2000年底,当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交大昂立,这些为人们耳熟能详的高校上市公司达到22家之时,江苏高校却一家也没有。

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得知上述情况后,彻夜难眠,于是他在做江苏“十五”规划报告时,语重心长地脱稿讲了一段话:2000年江苏GDP突破1000亿美元,人均GDP达1400美元,经济实力走在全国的前列。然而,江苏经济的发展中,以“大”著称的教育对经济的贡献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力,科技、教育、经济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全省500多家高校企业到2001年才有一家挂牌上市,大多还处于“散兵作战”,形不成“集团军”。据调查,江苏高校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总数的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大约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只有约10%的成果能取得经济效益。相当一批科研成果仍停留在发表论文和鉴定结论上,许多“成果”含金量不高,产业技术储备不足,高校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远未得到应有的显现。回良玉的分析,引起了江苏高校人的深思,他们在问自己———

高校科技“顶天”为什么不能“立地”

科技工作有句术语叫“顶天立地”。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谓之“顶天”,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称为“立地”。

江苏高校的地球学科、数理学科、信息学科、生命学科等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和优势,1998年南京医科大学的生殖医学实验室诞生江苏第一例“试管婴儿”;南京大学的科技成果“离子型声子晶体的光子性质研究”名列1999年度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首……而在占全省高校企业总数38%的215家科技企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经济总量偏低,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不多却依然是普遍现象,江苏教育没有形成它应有的竞争力。衡量江苏是不是“教育强省”,不光是看江苏拥有多少教育资源,更主要的是看江苏在全国的教育竞争力,看它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江苏高校科技成果顶了天,但在产业化上却没有“立地”。

原因何在?江苏省委主管教育的一位领导分析了两条原因:一是科研与产业失衡。长期以来重科研轻转化,导向上有偏颇;二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江苏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卖到外省、外企。别人大把大把赚钞票,而江苏一些高校却端着金碗找饭吃。

“80年代,学校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创收,现在应该突破这个概念,用产业来代替,因为创办企业并不仅仅是创收,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竞争力的提高。”在江苏高校科技与产业工作会议上,原教育厅厅长王荣教授感触颇深。

江苏高校每年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约有700多项,其中一半有“填补国内空白”的好评,但技术水平高、产业化程度低却是普遍现象。在教育“堪”称大、经济“堪”称强的时候,教育、经济却没有完美结合,教育在单纯寻求学术水平的“高”,经济在教育的圈子周围寻觅“强”,却不能与教育“联姻”。在江苏,一方面是风险投资公司为无科技成果这个“米”而苦恼,另一方面不少高校却捧着“米”找不到“锅”。仅仅靠学校有限的资金和过去滚雪球的积累方式,已无法使高校科技产业快速发展,要实现江苏校办产业的“顶天”、“立地”,必须走出校园,寻求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道路。

三副良药,景象渐新

怎样才是高水平的大学?高水平大学的“高”应体现在哪里?南京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曲钦岳认为,“高水平的大学不仅要体现在学术水平上,还应该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上。”

江苏高校每年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科研成果有700多项,得到“国内首创”、“填补国内空白”之类好评的有一半以上。高校产业如何实现“高”水平发展,充当“科教兴省”的主力,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群,江苏人为自己开出了三副新“药方”:

———成立由省委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高校科技咨询委员会。对适合产业化的高科技成果进行遴选、指导,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筹措1亿元设立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基金,选择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份额大、经济效益好的校办产业,给予资金支持,以培植和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科技集团。使科技成果及时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真正充当起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建立占地4000亩的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鼓励、支持高校产业迁出校园,到产业工业区创业。为高校易于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提供一个“孵化”场所,并对到园内创业的企业实行相应“优惠”政策。

三副“药方”开出不到半年,江苏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便出现了新的景象:一些高校平均每月要开一次成果转化会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一些高校更是“上下齐抓”,从主管产业的教职员工到副校长纷纷把办公室搬进了工业园。南京大学副校长谢力离开副校长岗位,一心一意地作起了产业化工作,当起了南大苏富特公司的老总。东南大学年轻的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邹采荣主动要求到科技园,做了老总。在南大苏富特上市之后,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企业纷纷提出上市要求,进行股份化运作,把成果推向市场。一些离退休工作人员和行政教师主动要求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南京工程学院的一位主管校办产业的副院长,主动辞去副院长职务,到校办企业———康尼公司做了副总,一心一意扶植他原来的部属工作,形成了校内研发成果、校外发展产业的良性互动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