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敢与天公试比高

2001-07-1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郑晋鸣 特约记者盛晓艳 我有话说

祖国才有我的事业

在国际航空学术交流会上,在归国学者的座谈会上,在我国直升机科研领域的讲坛上,一位老学者的发言常常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人们赞赏他的品质,敬佩他的学识,为他的赤子情怀所打动,为他献身我国航空事业三十多年的动人事迹所感动。他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3岁的直升机专家、我国直升机学科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高正教授。

高正经历了新旧中国的变化:1938年出生在山东济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只读了两年小学便辍学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高正进了学校,之后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从华东航空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到西北工业大学,再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作为主要专家参加了国家“八五”、“九五”、“十五”直升机预研规划策划,从事着富有挑战而又艰苦的航空事业。

1981年,高正作为国家选派学者,只身到美国Pr in ce ton大学航空机械系深造。在那里,高正每天工作近14个小时,两年下来一米八几的身材体重只剩下130多斤。他在直升机领域的骄人成绩深深地打动了美国专家,对方挽留他在美继续从事研究,对此他婉言谢绝了,因为祖国的直升机事业才是他自己的事业。

他提出了“高/辛涡环理论”

回国后,高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直升机实验室,彻夜不眠的灯光下总能看到一个不知疲倦的身影,那就是全校都知道的高正教授。他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对得起培养自己的国家和学校,要在这片自己成长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

回国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正教授率领其他专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直升机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率先开展了直升机贴地飞行、大机动飞行、旋翼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等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他创建了旋臂式模型旋翼机动飞行试验机,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带领科技人员自行研制了一系列处于国际直升机前沿技术水平的大型科研设备,完成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近5年来,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4项。他作为主持人之一,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的“延安二号”直升机。他建立了完整的机动飞行中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的理论。他提出的确定直升机涡环边界的新理论,被国际上称为“高/辛涡环理论”,这一理论已被美国应用于“直升机涡环告警系统”。他出版著(译)作7部,发表论文87篇,这些直升机先进理论与技术的创建,不仅为我国直升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基础,而且在国际上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带好年轻的学术队伍

作为我国直升机技术学科的“领头雁”,高正有多个学术头衔: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会主任、美国直升机学会中国分部主席、国际无人机委员会执行委员、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等。面对一系列荣誉,高正没有沉醉在鲜花和掌声之中。

三十多年来,他总觉得自己对祖国的养育之恩无以报答,只有在本职工作上作出成绩才能使自己得到一丝宽慰。从我国自己的直升机第一次试飞成功到国际上首次解决了“涡环”问题,其中都凝聚着高教授的爱国情怀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高正虽已63岁,但在他身上时刻都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谈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作为领头人的高教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现在需要做的事太多了,我已六十多岁了,更要抓紧时间再为党工作几年,尤其是要带好这支年轻的学术队伍”。我国的直升机事业需要他们。高正先后培养了34名硕士、博士,他们绝大多数都耕耘在祖国的直升机行业。有的已崭露头角,成为教授和专家。一支年轻的队伍正茁壮成长起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