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统戏曲如何再现风光

专家观点
2001-08-15 来源:光明日报 韩宇宏 我有话说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传统戏曲一直在“衰退”,笔者身处传统戏曲大省河南,对此感触尤深。以河南省为例,戏曲的衰退可有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其一、戏的长度在大幅缩短。其二、一台戏的演出周期、台口周期变短了。其三、戏曲创作大幅度萎缩。就我的印象,80年代时全省每年能出四五十台新戏,时下连十台都不可能了。一个剧种,能演的戏越来越少,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好趋势。其四、流行程度的降低。新戏出得少;出了新戏既难推广,又难坚持常年演下去,就是唱段也很少能在戏迷们口头上流行开来。现在豫剧折子戏演出、唱段比赛,基本上也就是《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黄梅戏还是《天仙配》和《女驸马》,越剧还是《红楼梦》,京剧动辄就是“包龙图打坐在”……

传统戏曲本身的弊病,加上现代文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戏剧风光不再

戏曲的衰退,有其内在的、难以克服的原因。这是因为戏剧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存在着两个根本的、无法克服的弊病:思想含量小及非现代生活的表演程式。传统戏曲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社会关系、人物性格简单化而推向极致。无论多少矛盾、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一概会在“金榜提名”、“奉旨完婚”、“代天巡狩”中迎刃而解;好人绝对好、坏人绝对坏,这从脸谱化的人物造型即可了然。这种单纯、简练、写意的表现特征,与当代人对艺术作品多义性的、思想厚重的审美需求相错位;传统戏曲的写意性与现代戏的写实性美学原则亦相错位;戏曲原有舞蹈动作程式与现代生活相错位;而足以表现现代生活的新的程式化语汇,虽经艺术家们七八十年(从“五四”算起)的努力,至今依然阙如。戏曲现代戏一直是个未能完全解决的难题,传统戏曲数百年积累的功夫、技艺,如髯口、翎雉、变脸、吐火、水袖等功夫,在现代戏里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身段、台步亦大多无用。

戏剧的风光不再,还由于整个人类文化生活内容及方式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概括起来说就是:第一,由于诸如电视、卡拉OK、迪斯科等一系列新的文艺、文化样式的出现,导致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这必然极大地分流原来的戏剧受众群体。第二,以多媒体电脑、卫星电视、英特网为代表的“荧屏文化”以其快捷方便、舒适自由、内容丰富、选择性、自主性、参与性强而日益赢得受众,迅速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中心,从而也就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第三,社会文化日趋时尚化、流行化和消费化,也使一切对文化艺术品的细细品味、反复把玩、认真比较,成为过时。第四,我国转型期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和浮躁风气,带来了无创造文化生产与浮躁的文化消费之间的恶性循环,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包括戏剧在内的所有艺术的创造和观赏。

如何改变戏曲的现状,使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能更好地生存乃至发展,是我们应加以研究的

即使如此,对于传统戏曲的振兴与发展,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我认为振兴传统戏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传统的戏曲艺术至今还有它相当一批忠实的观众,那些优秀剧目和戏曲名家们的卓越表演,还拥有大批的崇拜者、“追星族”,许多堪称艺术经典的传统剧目、著名艺术家集毕生心血的精湛表演,也有鲜活生动地保留。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精美的、活生生的戏曲艺术“博物馆”。这是需要花力气进行建设的。现在,我们虽然拥有许许多多戏曲名家的门派传人,但却不能随时拿出任何名家大师的代表性剧目来。其次,戏曲创作、特别是现代戏的创作应在发扬其抒情之长时,更注重对当下社会情绪凝结点的捕捉,从而将其更准确、更充分地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样的作品或许会得到观众更广泛的认同、应和而拉近戏曲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其三,注重每出戏曲中流行唱段的创作,也是拉近戏曲与观众距离、改善戏曲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其四,应当看到当前戏曲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认为,荧屏化、自娱化、典雅化、名段化是戏曲形态演变的四个趋向。这就是说,戏曲的舞台演出日渐衰微,而荧屏上的戏曲尚能存在;商业性演出已极度衰落,而自娱自乐的戏曲活动尚不绝如缕;通俗大众性的戏曲在逐年减少,而典雅的新作倒时有所见;整台戏的完整演出越来越少,而名家名段的演唱尚时领风骚。各种行业晚会、农村红白喜事中的戏曲演唱、时下遍布许多城市的戏曲茶座(楼),又是上述形态中某几种的混合物。

戏曲的荧屏化问题,“梨园春现象”在这一点上有一定的代表性。《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一个坚持了多年的老戏曲栏目,1998年初进行改版,反响平平;约半年后,加入了擂台赛的方式和内容,一下火爆起来,省内平均收视率达22%以上,最高收视率竟达29%,影响所及远达东北、新疆、四川等省区。有关部门为此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去年春上研讨会开到了北京。不仅如此,在该栏目的带动下,河南的许多电视台都办起了与此类似的戏曲栏目,且大部分都有可观的收视率,形成所谓的“梨园春现象”。《梨园春》的走红,是因为它恰恰最集中地综合实现了戏曲(恰好也是电视)走向的全部特点。荧屏化自不必说,从栏目内容来看,《梨园春》有戏曲精品的高水平表演,有名家名段的荟萃,并以擂台赛、直播热线、专家评点、走出演播厅到观众中间去摄制等方式和手段,尽力扩大参与面,调动各观众群体的参与积极性,将大众消费文化功能、戏曲自娱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正是毕集这四方面特点于一身,《梨园春》这一地方台栏目才影响波及全国,成为整个电视界的一大名牌。至少在河南、在一定时期里,改善了戏曲的生存状况。这是否给我们以如何适应戏曲形态变化带来一些思考呢?(本文作者为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