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俄国文学研究能吸引读者目光吗

2001-09-13 来源:光明日报 吉晶晶 我有话说

俄罗斯文学,这个上世纪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称似乎又开始闪亮。中国出版界近两年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俄罗斯文学方面的著作。这其中,有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俄罗斯文学文化史》和《19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译林出版社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北大出版社的《俄罗斯艺术史》、东方出版社的《西方视野下的白银时代》。新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推出引进版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出版社由此觊觎新的图书热点,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专家学者却另有看法。

俄罗斯文学在中国曾有过无与伦比的繁荣鼎盛,在1949年至文革前夕的中国文学界,“俄罗斯文学”(苏联文学)基本就是“外国文学”的代言词,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绝对,但也不无道理。事实上,当时俄罗斯文学作品在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中的主流地位的确是不容置疑的。据了解,《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一书就曾创下销售300万册的纪录。这并不仅仅是政治因素的作用。俄罗斯文学所蕴有的丰富思想内涵和厚重的责任使命感,确实能够感动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

成长于四五十年代的青年,大抵都有一种俄罗斯情结,因为正是俄罗斯文学作品伴随他们走过自己的青春岁月,并影响了这一代人。如今,他们大多已近暮年,但一提起红场、画廊等革命圣地,仍然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一位年过花甲的长者深情地告诉笔者,今生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去俄罗斯看看,因为那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新近出版的《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责任编辑陈泽春就自称有着一份俄罗斯情结,她说:“俄罗斯注重人文传统和人文教育,尤其是20世纪的文学作品,通篇都贯穿着一股热爱自由的革命精神,流露出追求理想彼岸的美好愿望。”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李志斌老师则认为,俄罗斯民族的多灾多难对文人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创作时代,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体会到一种优美、凝重与博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刘文飞指出,俄罗斯文学可谓是一种革命手段,有着沉重的忧患意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崇高的责任感和神圣的宗教感,有很强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与一些西方文学相比,在改造国民性上,俄罗斯文学有更强的实用性,这也是其独特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应该说,出版界由此期待俄罗斯文学在当今中国再次带来某种热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专家学者们对此却并不认可,他们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辉煌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尽管现在出版了一批关于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著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的出版热点的来临。这一切,只是一个正常的过渡时期。

刘文飞认为,俄罗斯文学的许多优秀作品已经成为经典,它们将长久地影响和熏陶每一个时代的读者。但从今天俄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来看,俄罗斯文学的传统特色已逐渐淡化。一方面由于俄罗斯综合国力大大下降,生活水平大跌,人们对西方社会的东西乐于接收;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多样化发展,使得俄罗斯文学在创作风格上已经逐渐西化。究其原因,刘文飞说:“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一些人认为由于道德感和责任感已不再是作品的灵魂追求,民族文学失去其丰富内涵,走上了下坡路;另一些人则认为与过去过多追求文学的社会意义,强调其政党服务职能相比,现在的作品更具纯文学性。但事实上俄罗斯文学的读者群正逐步缩小,其所追求的纯文学性也并未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可。”由此可见,俄罗斯文学现在的转型未免有“邯郸学步”之嫌。

近两年陆陆续续出版的关于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图书多是文化理论、学术研究之类。在出版社的努力下,它们能否带来俄罗斯文学作品的广受欢迎,再过一段时间或许会渐露端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