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

2001-09-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宋晓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裴娣娜 我有话说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怎样理解这一决策?为此,记者访问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裴娣娜教授。

记者:您认为“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决策的内涵是什么?

裴娣娜: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交通、电力、电讯、环境等,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物质载体和强有力的支撑,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和影响。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将基础教育列入议事日程,与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列纳入整体发展规划。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提升了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成为重要的公共事业,是政府行为。正是这一决定,给予我们思考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新视角,要求我们从制度、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协调中,重新审视基础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认识和新的起点。

记者:当前,“要落实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哪些矛盾和挑战?

裴娣娜:首先是教育投入力度不够,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按照知识经济的标准,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应达到6%—8%,我国还不到3%,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早在十年前,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已达5.1%,其中发展中国家为4.1%。正是由于国家公共教育经费总量短缺,投向基础教育的份额偏低,导致危房改造、拖欠教师工资以及辍学率等问题长期不能很好解决,从根本上影响了办学质量。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极为短缺,且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极为短缺且集中在大中城市,不利于贫困地区、弱势人群的教育发展。

三是两极分化严重。既有东高西低的人口文化程度差异,又有城乡人口文化水平差异,还有社会经济和文化处境不利地区的教师学历达标、教育能力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差异。而市场经济和人才流动的大环境为教师重新择业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也带来了某些地区学校,尤其是处境不利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加上教育资源上的不均衡,以及盲目集聚社会教育资源,其结果进一步扩大了学校之间、区域性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导致有的基层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负债累累,同时也不利于择校问题的解决。

将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以上问题的解决,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记者:由于基础教育在提高人民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在一代人一生发展中具有的奠基作用,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并把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在我国,尽管将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可是在观念层面上仍存在很大差距。

裴娣娜:对基础教育认识问题,存在两个主要“误区”,一是基于“办中小学不具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功能”的认识,将基础教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从而导致定位上的失误;二是基于“人民教育人民办”的片面理解,将基础教育推向市场,或者将办学责任推给社会,由乡、村两级承担。对于这两个问题,有过两次讨论。

1968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开展的“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讨论,其结果,大批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改为民办,教师不再发工资,改为大队记工分。对此,周总理几次指示:“小学还是应当以公办为主,民办要办一些,但是把民办作为方向就不对了。”强调“培养教育后代,这是百年大计,不能忽视”,“必须把小学经费固定下来,只有民办、集体办,没有公办就办不起来”。遗憾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人一直将政府办基础教育的主张批评为“是教条主义思想在作怪”。

80年代中期以后,基础教育的发展面对需求与投入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因此,在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上,再次提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就是:权力下放——建立地方负责、分段管理的管理体制;成本分担——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办学体制,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多渠道集资——建立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资格局。问题在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将办学的责、权主要放在了乡、村一级上,实行的是低重心的投资体制,由乡、村基层地方政府承担公共投资责任而导致财政上的沉重压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的经济负担沉重。鉴于此,199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行为。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说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领域的这一决策,正是对半个世纪基础教育发展探索的总结,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记者:“把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将给基础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裴娣娜: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那种将基础教育作为公共福利事业相比较,基础教育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意味着有以下几个根本变化:

1.充分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并将这种教育资源优势转变为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优势。教育作为基础设施,首先,它必须以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为本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满足民众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更好教育的需求。2.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投资规模。把基础教育作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意味着政府是投资主体。正是通过政府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才能确实保证每个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3.教育资源将实现更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化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关系到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