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读通鉴论》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
2001-10-02 来源:光明日报 ■王培华 我有话说

王夫之(1619—1692年),湖南衡阳人。他早年就关注江山险要、士马食货、典制沿革。中年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于衡阳石船山下,故又自号船山老农、船山遗老,后世称他为船山先生。王夫之所作《读通鉴论》30卷,64万字,约900条,评论了上自三代、下至明朝的许多重大问题,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评论的杰出成就。

提倡史学经世致用。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读通鉴论》卷6)。史学的经世致用,必须通过人的认识与实践才能发挥出来,他说:“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以除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与普通的镜子不同,它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才能发挥作用。“故论鉴者,于其得也必推其所以为得,于其失也必推其所以失。其得也,必思易其迹而何以亦得,其失也,必思就其偏而何以救失”(《读通鉴论.叙论四》)这进一步说明了史之为鉴,只有通过人的认识活动才能实现。我国古来就有以史为鉴的思想传统,但像王夫之从理论上阐述得这样透彻的,在他以前还不曾有过。

评说历代治乱兴衰。王夫之认为,天子应藏富于民,不与民争利,不以财富任贪官,不以积聚贻子孙,才能使天下长治而久安。“汉唐之富,富以其无也;宋之贫,贫以其有也。国亡身戮,更留此以为后起败亡之媒,哀哉!武王散鹿台、巨桥之积,非徒以其仁民也,不使腐秽之藏教子孙以侈吝也。”(《读通鉴论》卷29)据天下之财富以为天子之私,其结果会是“奢者因之以侈其嗜欲,俭者因之以卑其志趣”。他又认为,风教之兴废与皇朝兴衰有很大关系。“风教”指人们的政治修养和原则。“晋宋以降,为大臣者,怙其世族之荣,以瓦全为善术,而视天位之去来,如浮云之过目。”(《读通鉴论》卷17)他们“名黄老而实贪冒淫逸之是崇。王衍、谢鲲固无辞其责矣。”(《读通鉴论》卷13)他对于东晋南朝官员清谈误国的批判,实是有感于明亡而发,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关注民生休戚利病。王夫之认为,粮食丰收,谷价甚贱,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国家应用常平仓制度加以调节。他说:“善养民者,有常平之廪,有通粜之政,以权水旱,达远迩,而金粟交欲于民,厚生利用并行,而民乃以存。”(《读通鉴论》卷4)“善为国者,粟常使不多于民,以启其轻粟之心,而使农日贱。农日贱,则游民商贾日骄。故曰:‘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伤末之与伤农,得失何择焉?太贱之后,必有饿。”(《读通鉴论》卷7)王夫之指出,历史上的人地关系有两种:一是地余于人,即地多人少;二是人余于地,即地少人众。“人余于地,无以居之;地余于人,因而不治。”(《读通鉴论》卷12)江南地区自晋南迁后,“地有限而人余于地,地不足以养人,历千年而一轨。”因此,国家应调节人地关系使之平衡发展。“天下分争之余,兵戈乍息,则人民之生必蕃,……当其未定,人习于乱,而偷以生,以人之不足,食地之有余,民之不勤于自养也,且习以为常。迨其乱定而生齿蕃,后生者且无以图存,于斯时而为之君者将如之何?蕃庶而无以绥之则乱,然则人民之乍然而蕃育也,抑有天下者之忧也。”(《读通鉴论》卷19)王夫之的这些论述实际已经涉及人口与土地资源、人口与发展、当前发展与后代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见解是十分难得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