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理论文章简介

2001-10-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1、社会主义:中国的人间正道

申报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作者徐志宏、辛国安,发表于《求是》2001年第6期。本文认为,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首先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个重大问题,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个人或阶级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有充足的客观依据的。

2、春风化雨润沃土——上海市黄浦区文明城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申报单位,上海市委宣传部。作者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执笔人:陈东、程伟礼、李天生、顾红基、黄凯峰、戴雨梅)。发表于《求是》2001年第6期。本文以江泽民同志关于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了黄浦区多年来在城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要努力构建城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框架,并进行了积极探索。

3、中国共产党建设八十年与时代特征

申报单位,天津市委宣传部。作者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执笔人:叶梧西、杜鸿林、邵云瑞)。发表于《南开学报》2001年第2期。本文从党的建设与时代关系的角度,总结了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认为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4、论我国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申报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执笔人:周振国、赵金山、王洪斌、李志江、范希奎)。发表于《河北日报》2001年3月14日。本文总结了我国改革实践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改革实践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的深刻变化,认为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决不能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

5、坚定改革开放的必胜信念——正确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

申报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作者山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执笔人:杨企玉、潘峰、田忠宝)。发表于《求是》2000年第22期。本文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矛盾、困难、问题存在的必然性、性质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论述,指明了正确看待矛盾与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对于进一步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

6、论民主与法制

申报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作者,王惠岩。发表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本文从民主的涵义、民主的性质、民主的形式、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党的领导六个方面,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内在联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的内在逻辑,明确指出了应该划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西方民主理论的界限,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7、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须有新思路

申报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作者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发表于《人民日报》2001年2月6日。本文围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新的时代特点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新变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和论述了新形势下培养、树立、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

8、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试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经济改革思想

申报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执笔人:李建军、包心鉴、邵炳芳、董建才、秦庆武)。发表于《求是》2000年第1期。文章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分配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明确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针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9、论创新

申报单位,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作者黄传新。发表于《安徽日报》2001年1月15日。本文以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思想为指导,论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揭示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创新的实现机制。

10、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发展趋势

申报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作者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发表于《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本文紧紧抓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从当代资本主义繁荣与危机并存、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未变但表现形式有新特点,以及资本主义虽有发展空间,但历史命运不可改变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人们在认识资本主义问题上的模糊观点,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识别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解决人们的信仰问题,有启迪意义。

11、江泽民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申报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作者林其屏。发表于《福建日报》2001年3月7日,本文较全面地概括了90年代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想,认为江总书记高瞻远瞩,洞见症结,特别是关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等论述,及时正确地指导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新的贡献。文章立意新、有创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和平统一的十大好处

申报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作者陈孔立。发表于《人民日报》2000年5月30日。本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及重大意义,认为和平统一的最大好处在于:两岸共同发展,增强全中国的综合实力,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本文对于帮助人们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平统一的方针具有教育意义。

13、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申报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作者马正跃。发表于《河南日报》2000年10月24日。本文以历史叙述和理论概括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论述了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载体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4、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申报单位,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作者陶德麟、汪信砚。发表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1月。本文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丰富内容和具体途径进行了创造性的分析和论述,是一篇融深刻的理论性、思想性和突出的现实针对性于一体的论文。

15、正确认识收入差距现实,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申报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执笔人:易炼红、赵应云、覃正爱、申平华、吴厚庆)。发表于《湖南日报》2001年4月18日。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产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强调要正确认识收入差距现象的二重性,提出要在改革和发展中调控收入差距。文章宣传了党的收入分配政策,解答了人民群众对收入差距现象产生的疑惑,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现象,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信心。

1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申报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作者尹世洪、何友良、叶青。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本文从阐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文化建设思想入手,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论述。认为这个思想是对党与文化建设关系的精辟概括,深刻地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党代表了以及如何更好地代表这一前进方向等根本问题,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针。

17、警惕和辨别粗俗形式的唯心主义——析“法轮大法”歪理邪说的实质

申报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作者岳言。发表于《人民日报》1999年7月27日。本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运用现代科技知识,对“法轮大法”歪理邪说的实质进行了有深度的理论剖析和批判。文章认为尊重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社会才能进步,人类才有希望。

18、高筑思想道德防线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成克杰腐败堕落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申报单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宣传部。作者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李海荣、冯干文、卫荣凡)。发表于《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1日。本文从思想道德防线的角度剖析了成克杰腐败变质的深层根源,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建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和“以德治国”等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9、西部大开发与精神文明建设

申报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作者陕西省文明办、陕西省社科院联合课题组(白智民、杨继祖、沙国臻、闫树群)。发表于《人民日报》2001年4月19日。本文从理论的高度总结了陕西省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在增强“五个意识”即“全局意识”、“中心意识”、“责任意识”、“素质意识”、“阵地意识”上下功夫。文章选题紧贴现实需要,论证充分,对西部大开发健康发展有参考价值。

20、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德阳市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申报单位,四川省委宣传部。作者郑晓幸、刘建伟。发表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本文结合德阳市近年来加强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实践及取得的成就,围绕学习机制、学习内容、学习载体、学习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新路子,对于如何搞好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1、江泽民总书记对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历史性贡献

申报单位,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作者扈兆兴。发表于《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本文从民族分裂主义的由来、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反动本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的途径等方面,论述了江泽民总书记对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历史性贡献。

22、更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的体会

申报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者王运华。发表于《兵团研究》2000年第3期。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论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稳定和发展及在当代中国屯垦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必须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奋进,加快兵团经济建设,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实力,更好地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3、“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申报单位,中央纪委研究室。作者吴玉良、李永忠。发表于《光明日报》2000年8月22日。本文阐述了“三个代表”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块基石;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阐述了“三个代表”是对邓小平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在哪里

申报单位,中组部。作者春夫。发表于《经济日报》2000年6月20日。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言简意赅,有许多新的思想和意义。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精心提炼,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思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境界。

25、作风问题也是形象问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改进党的作风》

申报单位,中央党校。作者李忠杰。发表于《光明日报》2001年1月2日。本文深入论述了党的作风与党的形象的关系问题。认为作风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建设联系在一起,也与领导干部的素质及其政治、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26、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再思考

申报单位,中央党校。作者严书翰。发表于《求是》2001年第8期。本文认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党的性质、宗旨、历史经验和新时期党面临的新情况和承担的历史重任而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和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

27、把梦想变为现实——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五十年

申报单位,中央党史研究室。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发表于《人民日报》1999年8月31日。本文以新中国五十年现代化强国奋斗历程为主题,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认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创建了“强国之制”,围绕实现强国之梦,实现工作重心从战争到建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的转移,使我们走上了“强国之路”,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