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沿着科学巨匠开辟的道路前进

2001-10-03 来源:光明日报 宋健 我有话说


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帝国主义者要把她“掐死在摇篮里”。经济封锁、政治孤立、舆论攻击、造谣中伤,其手段之卑劣,无以复加。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把战火引到鸭绿江边,狂言这场战争他们是“赢定了”。

中国一再警告侵略者“不要玩火”、“玩火者必自焚!”在极端险恶的形势下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朝鲜战争打了三年,帝国主义分子们的神话破产了。

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不怕威胁和恐吓,已开始做反侵略战争的物质准备——决心研制国防尖端武器:“两弹一星”。

1955年1月,中央决定研制原子弹;1956年5月,中央军委作出发展导弹事业的决定;1958年5月,毛泽东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己研制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9月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下水;1980年5月18日,洲际导弹向太平洋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两弹一星”伟业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空前的创举。其意义在于:第一次使科学活动进入国家规模,成为国家战略计划,推动了全国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使中国进入世界大科学的前沿;第一次使科学技术全面进入高科技工业领域,使科技落后的中国在一些原属空白的重要领域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第一次使高科技形成强大的生产力。“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不仅重点突破了国防尖端技术,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推动了我国工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第一次向全世界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高科技领域,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扫除了有些人在列强面前畏难怯懦的心态,结束了100多年来关于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争论;第一次向全世界生动地表明,我们的确能够学会我国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有能力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

中国科技界的共识是,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埋头苦干,奋力追赶,使我国的科技事业继续实现新的飞跃。坚持发扬当年搞“两弹一星”时那么一种干劲、热情和奋斗精神,全面落实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立创新体系,攀登世界高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作出新的创造性贡献。

世界如大海,无日不风波。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我们绝不能在意那些帝国主义恶少们秽言詈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义无返顾地投入新的征程。科学在创造历史,人民谱写着史诗。沿着老一代科学家、工程师们开拓的道路,去创造中华民族新世纪的辉煌,这是新世纪中国科技界的夙愿和历史责任。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柏万良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