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崇高的震撼

2001-10-04 来源:光明日报 立刚 我有话说

从9月20日到26日,新世纪的第一部大型民族歌剧《悲怆的黎明》在北京天桥剧场连续演出一周,场场爆满,在大学生专场中,也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大学生们深深地为剧作所感动。这为中国高雅艺术的发展和中国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启示,值得深思。

今年9月,北京大学“北大在线”网站“新青年音乐聚义厅”栏目曾经专门主持进行过一次网上问卷调查活动。在接受调查的具有不同背景的近1000人中,绝大多数都表示出了对中国音乐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和开阔视野的热切关注。《悲怆的黎明》之所以一举成功,获得强烈的反响,在题材方面,可以说,正是其对人们强烈呼唤人文精神和追求开阔视野心态的积极把握与回应的结果。《悲怆的黎明》是一部抒情悲剧风格的民族歌剧,根据编剧孔远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剧作家用心和笔再现了那难忘的一幕,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特殊背景下,用“爱与死”两大文学主题构成交织起伏的情感线和生命线,塑造了一群忘我牺牲的青年学生形象。憧憬遐想与战火硝烟,爱的向往与爱的失落,生的渴望与死的选择……在人们的心海里强烈碰撞,激荡起了闪光的浪花、崇高的浪花,使人们受到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和升华。全剧以一个幸存者的深切感受描述了在胜利即将来临之际,那种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高歌了那一代人的忘我精神和英雄气概,并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人性之美和崇高之美。

在调查中,当被问及面临音乐会可能的抉择时,在古典音乐会(包括歌剧)、流行音乐会和民族音乐会(包括中国民乐和其他国家民族音乐)中,古典音乐仍然是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52.2%)。这表明,事实上,听众并不总是只会理解或者趋向于仅仅喜爱下里巴人的东西,而对阳春白雪则全然敬而远之。《悲怆的黎明》音乐上的成功,也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音乐创作的模式上,作曲家关峡和剧作家孔远密切交流,同步创作,一起处理台词、歌词和音乐的关系。这种音乐和剧本平等对话的创作模式,打破了中国歌剧创作中普遍存在的“剧本至上”的传统习惯,恢复了“歌剧是音乐的戏剧化”这一重要原则,达到了音乐和剧本相互表现、相辅相成的艺术臻境,也保证了该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在作曲的创作手法上,关峡把民族音乐元素和西洋歌剧的音乐思维融会贯通,将独特的东方旋律极尽西洋歌剧的各种音乐形式,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而且,为了适应新时期观众的审美特点,关峡在音乐创作中采用了分段歌剧的形式,突出了咏叹调的作用。

在《悲怆的黎明》中,关峡在对剧中角色的安排独具匠心,既考虑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兼顾了声种的齐全。担任角色的演员在演唱方法和声音的使用上也颇具特色。演出的实践表明,民族音乐的感染力和西方音乐的巨大张力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

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学生(78.6%)都强烈地表示赞同这样的一种理念,那就是说,使人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东西,总是会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的。在这里,所谓雅俗的界限也从而得以泯绝,不再成为影响观众的重要因素。这也许就是《悲怆的黎明》的成功带给我们最大、最深刻的启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