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渠道融资为城市治污提速

2001-10-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梅 我有话说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就在长江流域的很多丰水城市,因生活污水的大量直接排放,造成长江近岸水域超标污染,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较差,这些城市成了被水围困的缺水城市。

生活污水是长江环保头号大敌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在水污染治理投入方面却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低,成为长江近岸污染带形成的重要原因。仅以湖北为例,集中污水处理率只有11%,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供水带来极大困难。

重庆市环保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重庆主城区江段尤其是嘉陵江主城区江段,受城市污水的影响突出,水质相对较差,重庆主城区、涪陵和万州等城市江段近岸水域已形成累计14公里长的超标污染带。虽然直面长江和嘉陵江,但是山城实际上是一个被水所困的缺水城市。重庆市主城区的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较差,达标率低于国家标准。

记者在沿江各地也无数次地看到各式排放口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泄长江,这些场面触目惊心。随着城市数量、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生活污染负荷已普遍成为长江水体污染的首要因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严重滞后于城市供水能力的增长,城市污水处理率偏低,这是长江流域城市面临的普遍问题。

安徽800里皖江沿岸八城市,目前仅马鞍山市有一座日处理6000—100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他城市基本属于空白;九江、常德、岳阳等地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不单是长江流域,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都严重滞后,美国平均每1万人就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欧洲许多国家平均每5000~8000人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而在我国的城镇人口中,平均每150万人才拥有一座污水处理厂。随着大多数工业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已上升为我国整体水系污染的主要来源。

多元化融资解决资金瓶颈

按照规划,淮河、太湖流域到2000年底应建成105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但实际上只建成30座;辽河流域到2000年底应建成3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但只建成4座。资金压力是制约污水处理设施迟迟不能建成的主要原因。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十五”期间,所有的城市都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预计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00-6000万吨/天,所需的建设投资就高达2000-3000亿元,这还不包括每年上百亿元的运行费用。因此,面对污水治理的严峻形势和巨大的资金压力,传统的融资投资方式显得迟缓无力。

计划体制下政府配置环保资源,让政府背上沉重包袱。专家提出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将是解决环保建设中资金困难、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一些地方尝试将BOT模式纳入环保领域,并取得了成功。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新的项目融资模式,它的运作过程是“建设-运营-移交”。它是吸收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方式,政府通过出让建设项目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收益权,来换取项目的融资与建设,而项目的投资者在规定的经营期限结束后,将该项目的产权和经营权无偿地移交给当地政府,政府最终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目前,上海、北京、江苏、湖北等地积极探索引进外资、利用BOT模式等方式,多渠道筹资,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当然,环保领域引入BOT,除了要转变观念外,还必须政策配套。上海、江苏、武汉等地环保部门提出,按“谁污染,谁补偿”,“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开征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征收的费用取之于民也用之于民,它将投入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同时投资者也得到回报,这样既激活了环保产业,也激发了外商和民营企业家的投资热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