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环境移民要以科技为支撑

2001-10-08 来源:光明日报 王克林 我有话说


环境脆弱、资源短缺与长期以来实行的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造成我国特困人口分布高度集中于西南喀斯特山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广西西北部地区有40万人生活在人均耕地不到0.02hm2、每年人畜饮水短缺3-4个月的非人类适宜生存地段。随着扶贫攻坚战役向纵深推进,反贫困难度愈来愈大,继续增加环境极度脆弱地段扶贫资金,产出效益低,经济上得不偿失,且不能持续发展,因而只能走异地开发的路子。广西决定在7年内异地安置40万生活在人均耕地不到0.02hm2地段的特困人口。甘肃、宁夏也从南部干旱贫困山区向黄河灌区移民50万,青海从其东部环境恶劣地区向柴达木盆地移民10万,广东从其北部石灰岩山区向广州市郊等地移民10多万。预计10年内,全国环境移民数量超过150万。伴随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分配的重新配置过程,迁入区土地利用格局随之发生变化。一些移民由于开垦陡坡丘陵顺坡种植,又形成新的生态退化,再度陷入环境恶化与贫穷的状态。

选择近年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幅度较大的西南喀斯特区环境移民安置区,研究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开发模式与取得的定位监测数据,可为环境移民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环境效应研究提供微观技术上的支撑与实证数据。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貌结构与土地资源开发水平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有较强的代表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环境移民安置县,以此县为例研究移民环境容量与移民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改善途径,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乃至第三世界国家环境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移民专家Robyn Iredale博士1997年10月考察了示范区。她认为,发展中国家移民在迁入区破坏环境而再度陷入贫困的问题非常普遍,环江示范项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的创新经验。

桂西北喀斯特地区石山面积比重大,水土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是广西600万贫困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域。由于历史原因,资源缺乏、环境脆弱的大石山区的人口密度反而高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土山丘陵区。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实施“异地扶贫开发”工程,将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40万大石山区特贫农民,迁移到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土山丘陵区进行开发建设,通过异地产业开发,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环境移民在减轻大石山区人口压力的同时,无疑增加迁入地人口压力。桂西北部分地区以红壤荒丘为主的土地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也存在坡度较陡、地形破碎等不利因素。为了避免片面性、盲目性,实现环境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广西科技厅和扶贫办及环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荒地资源较为丰富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建设肯福异地扶贫科技开发示范区。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坡麓地带,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为全国特困县之一。全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典型的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特困地区。根据环江县中部红壤荒山丘陵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科技扶贫项目组选择在环江县城北3公里处建立异地科技扶贫开发示范区。示范区土地总面积3700亩,于1996年9月安置80户400名来自上南、下南等石山区特困人口。1998年元月又兴建了面积2200亩的肯发示范区,安置50户200多移民。

退化土地的生态重建与反贫困斗争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保证。项目提出并实施“科技单位+公司+科技示范基地+农户”的科技扶贫创新机制,这一模式突出了扶贫对象、扶贫单位和投资单位利益共享的特点。三方按股承担风险、按股分红,能充分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创新运作机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贫困地区的开发应有适当的技术体系,并不一定就是高新技术,而是一些简单实用、易于推广的适用中间技术。如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杂交玉米的引种,果树(长远的支柱产业)与蔬菜(资金回收较快的支柱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技术,对于移民初期资金积累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的甘蔗高产、高糖配套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大大提高贫困地区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扶贫开发科技含量与贫困人口的素质,使贫困区域产生自己的“造血”功能,促进环境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证了肯福示范区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

为避免在异地扶贫中过度开发,造成新的环境破坏,以丘陵坡地为生态系统,项目组初步探讨了它的结构特征、产生、发展和形成原因,应用现代复合农林生态系统理论,建立了丘陵坡地的林-果-农多元立体、复层、间作结构,对其生物量、生产力、能流、物流、价值流以及作物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并用系统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优化模式与实践样板。如从土壤有效水分的角度阐明了旱季、雨季土壤水分变化的差别,发现旱季一次20mm的降雨带给土壤的有效水分,在12-15天内将消耗殆尽,为坡地开发利用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组根据土地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各项用地,荒坡上新开果蔗园,旱土均采取水平梯土、深沟撩壕、竹节沟、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避免了以往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因不合理开垦产生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再度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甘蔗高产、高糖配套栽培技术,对于西南喀斯特区域环境移民安置区的前期开发来说,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较高等特点;甘蔗相对其他作物生长期较长、生物量大、根系发达,在雨季形成了较好的绿色屏障,实行等高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粮油作物,特别是油料作物中的花生、大豆等与其他作物的间作、套种,可以起到提高光能利用率、培肥土壤的作用,环境效益当然不容忽视。各种作物的合理布局,等高梯土,合理的轮作、套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地表覆盖,生物篱笆等技术,在改善示范区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

蔬菜冬季设施栽培、高标准的坡改梯建园以及果园施肥技术通过宣传和参观学习,部分已经辐射推广到广西其他地区。地方政府要求新上异地安置项目从制订规划到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都借鉴肯福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一些早期的异地安置场,也开始学习肯福示范区保持水土的经验,对原有顺坡开垦的果园进行适当改造。研制和示范推广的几种肉牛、猪、土鸡和肉鸭预混料可作为类似地区发展畜牧业的配套产品,改善饲料利用率和畜禽生产性能。九万山食品厂的建成,不仅可以年加工3万吨的农副产品,年创利税800万元,同时有助于解决当地农民卖产品难的问题,仅此一项,可以带来2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而九万山野生蕨菜、香菇产品的开发,还可带动当地绿色食品的兴起和发展。

(作者系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