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2001-10-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反贫困行动,在这一辉煌的历史事件中,令人赞叹和骄傲的是,素有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科技界和广大知识分子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为全国贫困地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

科技扶贫是中国反贫困计划中,由原国家科委于1986年率先提出并实施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其主题是传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指导贫困地区农民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开发水平,改变贫困地区封闭、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贫困地区农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15年来,科学技术这个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在贫困地区广袤的土地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论是科技部重点联系的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是中科院在西北黄土高原、广西西北大石山区,中国科协在吕梁山区等等,科技与当地经济的结合,都大幅度提高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经济收入。

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贫困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科技部对口帮扶的三大片55个国家贫困县中,大别山地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6年的260元增长到1999年的1680元,贫困人口数量由600万人减少到60万人;井冈山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75元增长到1999年的1655元,贫困人口数量由90万人减少到30万人;陕北地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440元增长到1999年1130元,贫困人口数量由250万人减少到45万人。第二,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如大别山区的茶叶、板栗产业,井冈山区的竹林、林果产业,陕北地区的红枣、仁用杏产业等等。这些产业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具有强大的科技的经济辐射性,既是富农的经济支柱,又是富县的财政支柱。第三,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彻底改变了经济结构中农业“一头沉”的状况,工业和农业产值比例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农业内部,多种经营份额大幅度上升,特别是畜牧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的比重逐渐提高。第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和技术推广工作,贫困地区大部分农户都已基本掌握了1至2门生产实用技术,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人才意识不断增强。总之,科技扶贫不仅为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起到了难以代替的作用,而且还为今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的精髓已深深植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肌体中,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永不枯竭的源动力。

在整个科技扶贫过程中,我国千百万科技工作者深入扶贫第一线,把科技送到群众手里,辛勤耕耘在大山深处,远离家人和亲情,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在山沟里磨爬滚打,表现出了极其可贵的社会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为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发全球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经济科技化和科技经济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科技扶贫如何深化,如何适应世界潮流,如何进一步加速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尽快缩小盆富差距,这正是我们下一步着手要做的工作。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