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再“宝贵”的粮票

2001-10-08 来源:光明日报 乔世华 我有话说

我是70年代生人,该属“新新人类”了,可对粮票也有挺多的记忆。

小时候,就听父亲讲过一件真事。他的一个同事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病饿而死,妻子收拾遗物时,在他的笔记本中发现夹着2斤粮票,本上还写有一句话,“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粮票。”当时听了,哈哈大笑,想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人,最宝贵的不是生命、不是爱情、不是自由,而是粮票。

多年过去了,再想起这个“笑话”,却再也笑不出来了。直到80年代中期去商店买东西,还总是能看到各种糕点的标价牌上除了价格之外,还标着收取多少多少粮票。母亲是很细心的,每逢去商店,见到有外地人买食品,便拿着本地粮票与他们换取全国通用粮票。母亲说,以后上外地出差,全国粮票很有用。也真是,1982年随母亲去南方探亲,便是拿着全国粮票。不过,也不尽然,在上海买东西就常常碰壁,上海人就不认全国粮票,他们把本地粮票看作硬通货。

渐渐地,粮票在居民生活中的功能日减,到了80年代后期,老百姓往往拿粮票跟穿街走巷的小贩换盆桶什么的。不过粮票在学校、单位食堂里的功用还是很大的,买饭没有它可不行。1989年我上大学,每月粮食定量,只发20多斤粮票,男生普遍不够用,所以有时买饭便“短斤少两”少付粮票,这样既不道德,也是治标不治本。好在女孩子肚量小,时常可从她们那里获得点“救济”。本班女生资源有限,便与外班外系的女生换粮票,拿着社会上已基本不用的粮票去换内部粮票,以“无用之用”换取“有用之用”,总有点占别人便宜的感觉。不过换粮票却是可以促进世界大融合的,我的几位同学便在与女生的粮票交易中互帮互补,最终成就好事。

本科毕业那年,我去北京考试,回来的时候不成想已改天换日,内部粮票寿终正寝了。毕业时,外部内部粮票被扔得满地都是。一位老师说,粮票还是有收藏价值的。我也做了个有心人,随便捡了几张收起来。倒从没有想着靠它发财,只是觉得它与自己过去的一段生命有关,就像收藏一绺头发、一封书信似的。

前年家里新添人口,落户的同时还需要办理粮食关系,我觉得这粮食关系已没多大实际作用了,懒得去办理,母亲却不答应,说万一有用呢?于是不敢怠慢。去年到异地读博,也需要办理粮食关系迁出,实在是麻烦得很。到今年听人说,粮食关系已取消了,顿觉轻松。好了,待我毕业时,我可以轻装返乡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