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出版社上网:美容还是毁容

网民与日俱增,出版社纷纷上网安营扎寨。然而——
2001-10-11 来源:光明日报 刘柳 我有话说

随着e时代的来临,各出版社纷纷在网上安营扎寨。据统计,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目前已有300余家拥有了自己的网站。

然而,与中国网民大军迅速膨胀的势头相比,出版社的网站是否也随之有了长足的进步呢?登录各出版社网站,就会发现,不论是页面设计、结构安排、还是内容质量,给人的感觉大多不尽如人意。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的网站寥寥无几。

信息陈旧、内容简单是许多出版社网站的突出问题。笔者登录中国社会出版社和北京出版社的网站,点开近期新书时,发现列出的所谓新书均为去年以前的书目,读者很难在这儿找到该社最新出版的图书。而人民文学出版社所推荐的重点图书连内容简介都没有。还有很多网站列出几个基本项目就草草了事。如中国摄影出版社仅列了“本社简介”、“发行部简介”、“本社分类检索”等五个项目,更有不少社的网站,只列出了项目。此外,设计风格趋同、缺乏特色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不少网站甚至连栏目名称、位置都相差无几。采访中,笔者发现,曾登录过这类网站的读者对这种有名无实、千篇一律的网站很不满意。

如果说,出版社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树立自己的形象,那么如此粗制滥造、自毁形象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为此,笔者走访了社科文献出版社网络电子出版中心主任范广伟。社科文献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中最早进入IT领域的出版单位之一,他们的网站相对来说做得较为成熟。范广伟说,目前,很多出版社的网站并没有独立操作,而是委托给其他专业网站来做,在内容更新方面自然跟不上,而这些网站大部分是由同一家网站负责,风格雷同就在所难免了。这些出版社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恐怕还是网站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相当大的投入。他坦言,社科文献的网站运行到现在,投入和产出还未达到平衡,但他们坚信随着出版社和网络结合的日趋紧密,它将发挥的积极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在国外,许多出版社对自己的网站非常重视,不但精心设计页面,建立详尽的信息系统,而且注意及时更换和补充新内容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在图书发行前,出版社首先通过网站开辟专栏,组织相关专家学者,专门与读者进行讨论,并不断完善其售后服务,承诺有任何问题都随时可与他们取得联系。这对于已经步入买方市场的图书市场来说,不失为增强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而读者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出

版社及其产品,这对于出版社树立整体形象、锻造自己的品牌极有好处。

针对出版社网上的随意状态,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技术上的原因,更多的是观念上的问题。大多数出版社已经认识到网络的重要性,对这块阵地固然不肯轻意放弃,但实质上,又重视不够。事实上,出版社的网络形象与其市场营销紧密相联,而且应该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评论家黄集伟认为,大部分出版机构对自我网站或网页建设的搪塞与敷衍,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这一现状似乎又有其合理性。因为就目前的情况看,出版社的全部经济效益,均由纸面传统出版获得。相对这样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电子出版或电子书销售的稚嫩也就不言自明。从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看,电子出版或电子书销售依然属于实验阶段。既然新经济还是纸上谈兵,也就没有理由要求出版机构现在就对其真刀真枪,厉兵秣马。当然,依旧可以话分两头,各表一枝的是,毕竟网民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毕竟互联网业在历经泡沫膨胀之后,正在重新寻找和定义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从推广的角度看,出版机构不断维护或修改自我网站或主页,至少可能起到“广而告之”之类“低端宣传”的作用。出版人多已意识到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出版资源库,但鲜有人明白,它同时也是一个超级传播平台……这其实是很可惜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