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场演出 两种效果

2001-10-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韩显阳 我有话说

本月初起,南联盟贝尔格莱德等城市文化舞台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

1日,容纳800多人的贝市科拉尔兹音乐厅座无虚席,南斯拉夫观众欣赏中国民族艺术团带来的时而抒情悠远、时而欢快奔放的藏族歌舞。

9日,有近4000个座位的贝尔格莱德“萨瓦”中心出现了多年来罕见的场面。人们在中国少林武功团的精彩表演中陶醉。近2个小时的表演结束后,观众们仍久久不愿离去……

客观地说,民族艺术团和少林武功团都是在传播中国文化。从现场演出效果看,两者也几乎是一样的:同样座无虚席,场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不过,细心人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之处。

民族艺术团在演出前,贝尔格莱德市民很少有人知道。演出后,当地媒体也鲜有报道,也就是说只有现场的800多名观众才“有幸享受”。而少林武功团则不同,媒体和主要大街上早早就登出广告、贴出海报。组织者事先在“萨瓦”中心召开记者招待会,除提前现场表演外,还特意给到场的每位记者赠票。9日演出后,南最有影响的“BK”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演出录像,发行量最大的《新闻晚报》在彩页中不惜篇幅。少林武功团在南掀起了“武术热”……

8日,记者到距南首都200多公里的塞南部出差。途中曾与一个加油站服务生交谈。他一听说我们是中国记者,就开始大谈中国功夫和少林武功团即将开始的表演。记者插问:是否知道民族艺术团演出的中国歌舞?他却一脸茫然。民族艺术团从1日至8日,先后在贝尔格莱德、斯梅德洛沃、诺维萨德、查查克、米兰诺瓦兹等城市进行了五场巡回演出,规模不可谓小,却远没有达到少林武功团的影响效果。

可以说,藏族艺术的魅力是无穷的。它之所以没有达到象少林武功表演那样的场外轰动效果,其实与演出的运作方式不无关系。

民族艺术团的出访属于中南两国政府间的文化交流项目。由于南联盟目前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在运作过程中,中方演出所需要的很多设备不能满足,例如,演出场地没有彩色灯光,没有道具安排。不足的现场条件完全靠中国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来弥补。少林武功团属于商业演出,由南方演出公司主办,一切按照商业模式运行。广告、记者招待会等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主办者不仅把演出选在了贝市视觉效果最佳的“萨瓦”中心,而且现场布景极为考究,舞台正中上方,挂着一个巨大的“禅”字,两边各有一个大狮子,两幅写有“少林寺”和用中英文写的“功夫”大条幅高高悬挂,灯光时明时暗,适时烘托出中国武术的神秘与威武……

有人说,商业演出和国际文化交流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无论何种方式,目的都在于传播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哪种方式的效果好,就应该借鉴其可取之处,例如,通过记者招待会扩大在当地的影响,通过媒体扩大宣传,以期达到文化使者走出去的初衷。

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不同信仰的人们相互沟通、增进理解的最好方式之一。在南联盟的两种演出表明,文化交流的具体运作方式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到交流的实际效果。

(本报贝尔格莱德10月1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