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谨防艾滋病流行

曾毅院士强调
2001-10-22 来源:光明日报 梁铭之 我有话说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教授曾毅在北京大学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存在三个严重不足:对艾滋病出现大流行的估计不足;对艾滋病的严重危害估计不足;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不解决好这些问题,《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将无法实现,控制中国艾滋病大流行就无法保证。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艾滋病防治的有关情况,笔者采访了曾院士。

梁:不少人认为艾滋病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么,艾滋病有流行的趋势吗?

曾:艾滋病已经从边疆、沿海地区迅速蔓延到广大内陆地区,现在业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从吸毒人员等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据估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际已超过60万人。

总的看来,艾滋病疫苗仍处于研究阶段,由于有效的疫苗对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流行是十分需要的,因此必须继续投入资金进行研究。一般预测通过全球合作,不懈努力,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可能在8-10年后才问世,但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艾滋病仍在继续迅速传播。因此,现在必须着重采取能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宣传教育和有效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梁:您能介绍一下国外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经验吗?

曾:世界范围内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包括:对广大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安全血液供应;在高危人群中推广避孕套;对静脉吸毒者提供清洁注射器和美沙酮(一种药物,可以代替海洛因等毒品维持吸毒人员的需求,对人体危害较轻,国外已推广使用,我国也即将试点推广)替代维持;及时规范治疗性病;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抗病毒治疗,阻断母婴传播。而且,在高危人群中单纯宣传教育效果有限,必须有质量可靠的避孕套和清洁的注射器供应作为支持。

宣传教育在防治与控制艾滋病中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当前,人类对艾滋病既无治愈的药物,又无有效的疫苗。除了宣传教育外,避孕套的推广、美沙酮的应用等也是很重要的。在国外,由于措施得力,艾滋病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流行和感染率是很低的。

梁:人们知道,国外艾滋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我国以吸毒和血液传播为主,艾滋病传播的方式不同,能否借鉴外国的经验以有效控制我国艾滋病的大规模流行?

曾:我国艾滋病流行感染与许多西方国家呈现出越来越相似的趋势,即由原来是吸毒等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感染为主逐渐向性感染的方向转变,虽然性传播当前在我国所占比例不高,但这对于一个拥有上亿年轻流动人群的国家来说是很危险的,如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我国将出现艾滋病大流行,危及国家安全,这并非空穴来风。据有关资料,近几年扫黄扫出的地下暗娼呈上升态势,与艾滋病的流行遥相呼应。暗娼多数是农村姑娘,被遣送回乡后,许多姑娘把艾滋病带到农村,艾滋病在农村安家落户,而目前我国农村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相当薄弱,缺医少药,宣传工作不到位,人口素质不高,艾滋病防治工作难度很大。一旦一个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转到以性传播为主,艾滋病的控制工作将更为艰难,国家将不堪重负。

梁:为了有效控制我国艾滋病蔓延,您认为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

曾: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应与国际接轨,向发达国家看齐,以科学为基础,确定正确策略,建议采取全方位得力措施:

1.开展广泛、深入、持续的全民艾滋病宣传教育。

2.强化安全血液供应的法制管理,明确职责,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严惩非法采血和采浆的“血头”以及与“血头”勾结的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保护群众和病人的合法权利。

3.修改“禁娼”和“禁毒”法律中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有关条文,在这项工作完成以前,国务院尽快出台有关政策,保护和支持医务卫生人员、社会工作者、民间团体在高危人群中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包括使用避孕套的性安全教育,使用清洁针具的减少危害教育,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试点工作等。

4.加强艾滋病防治中的科学研究,包括流行病学、行为学、社会学、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5.为保证《中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落实,必须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而且政府投入应该作为艾滋病防治投入的主渠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