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向中国古生物学界致敬

2001-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董山峰 我有话说

保存在陡山沱磷块岩中的不同卵裂阶段的动物胚胎


世界瞪大眼睛看中国古生物界

今年初,一幅中国科学家正在发掘古生物化石的照片,构成了美国《科学》周刊的封面。这期杂志以9页篇幅盛赞中国近年来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这家杂志新闻部副主编杰弗里·梅尔维斯说:“这是《科学》第一次辟出如此多的版面就中国科学的某个专门领域进行如此深入的报道。”

10个月之后,中国古生物科学家看到自己的成果被国际学术界更加隆重地推荐:另外一本享有极高学术地位的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合作,收集了15篇首次报道中国一系列古生物学新发现的原始文章和《自然》杂志对这些文章的评论,汇编成名为《腾飞之龙》的英文专集。紧接着,《自然》杂志又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出版了该书的中文版。

今年10月10日,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会聚北京,参加在这里举行的“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十五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前来参加会议的20多位国外科学家都是古生物学各领域的国际权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中有国际古生物学会副主席、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科学院院士等。

科学家告诉我们,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约有300万种,但曾在地球出现过而最终灭绝了的生物则远超此数。过去40亿年来,生物是经过不断演化、繁衍,才形成今天千姿百态、种属繁多的生物界。在地球生活过的古代生物,一部分在死后被沙泥迅速埋藏,尸体得以在沉积的沙泥中保存下来,经过千百万年的石化作用,生物的遗骸终于变成了化石。

要了解生物,包括人类自身的进化过程,最可靠的证据就是从地层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也正是由于足以提供证据的化石的缺少,科学界对于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内的一系列论断一直存有争议。寻找并分析化石正是古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近百年来,我国的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研究工作已经覆盖了从东海到青藏高原、从南海到塔里木盆地的广阔地域。然而真正令世界刮目相看,引起世界学术界极大关注的是:近15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获得了一系列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它们跨越了近7亿年的地质历史。其中有贵州翁安磷块岩中保存精美的胚胎化石,为研究6.7亿年前动物提供了直接化石证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家掌握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年纪最远为距今4.75亿年,但是,过去几年中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的寒武纪化石群落,将脊椎动物的出现提前到了5.3亿年前;中生代的辽西生物群展示出地质历史中又一生物繁茂的壮观景象,其中孔子鸟和几种长羽毛的恐龙化石,使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及鸟类飞行起源找到了直接化石证据;浙江煤山等地发现的记录2.5亿年前生物大绝灭过程的地层,证明中国掌握着探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金钥匙。

“百年磨一剑”的艰辛

近15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界的一系列发现因态势迅猛、出人意料而使国际科学界大为震惊。但是,中国在古生物学领域里的显著地位决不是在一夜之间就轻易得来的。近百年来,许多富有献身精神的中国科学家,在困难的条件下默默无闻地艰辛探索和勤奋研究,才赢得了今天世界范围内对中国古生物学的敬重。

例如,中国东北辽宁省中生代热河生物群早在其产生世界影响之前就因长羽毛的恐龙、鸟、哺乳动物、开花被子植物和喜花昆虫等精美化石而为人们所了解。该动物群及其基本地层早在1928年就由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之一葛利普所描述。在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热河生物群的化石已经被描述,其生物地层层序也已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热河生物群因其特有而又丰富的鱼类、节肢动物、多种多样的昆虫以及原始角龙类的代表鹦鹉嘴龙已为广大地质学家所熟知。这些化石分布广泛,曾被用于中国北部和东部至亚洲中部陆相沉积的生物地层对比。

脊椎动物化石发现的新高潮始于1987年中国鸟化石的发现,继之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于1990年在波罗赤化石点发现的几种新的鸟化石,以及1993年发现的孔子鸟和哺乳动物张和兽。这些化石成为以后几年更加令人注目的化石发现的先导。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和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姬书安研究的中华龙鸟和原始祖鸟——两种长羽毛状结构和羽毛的恐龙,是中国古脊椎动物科学研究史上的极为重要的新起点。此后的短短几年里,丰富多彩且数量惊人的重要化石在辽宁北票四合屯及其邻近地区出土。长羽毛恐龙为兽脚类恐龙与鸟类之间密切的亲缘关系提供了生动的证据,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刊物和新闻媒体均配以醒目的大标题加以报道。这一成果是经数十年研究和探索后才达到巅峰的。

中国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和早寒武世生物群的研究也有与热河生物群研究十分相似的历史过程。早在20世纪40年代,地质学家们就在华南前寒武纪和早寒武世地层中开发磷块岩,这些成果远在这些地层因发现罕见的保存软体的化石而闻名遐尔之前。

中国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被学术界认为可以与加拿大著名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的动物群相媲美。云南大学教授侯先光1984年发现的丰富的软体保存的化石最先展示了这个重要动物群的面貌。随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很快发表了大批有关澄江动物群的研究成果。中国一流古生物学学术刊物《古生物学报》在1987年第3期中一次便刊载了6篇报道澄江新发现的保存软体的化石的论文。该刊物在1988~1990年间又发表了8篇有关澄江动物群中新发现的生物化石的论文。

北京大学已故的张昀教授最早发表了有关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化石系统研究的论文,然后是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薛耀松等人也发表了相关论文。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陈孟莪和其他许多科学家也研究了在长江三峡地区广泛出露的陡山沱组的生物群。

这些早期的描述性文章大多数着重于藻类的小壳化石,而且是用中文发表的。尽管这些动物群已为中国学者所熟知,但其对元古代——寒武纪过渡时期生命演化的深远意义,当时尚未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了解和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些丰富多彩的生物群的系统分类和地层资料才通过用英文发表的评论性和综述性文章被广泛介绍和传播到国际学术领域。

美国匹兹堡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美籍华人科学家罗哲西评论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近年来的巨大成功不是平地惊雷和空穴来风,它是一部科学史剧,经过漫长的序幕之后才出现高潮。

成功奥秘:身在中国与改革开放

在几天前刚刚结束的“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十五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在慨叹中国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古生物学界取得成功的两大法宝:一是身在中国;二是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在世界上,我国被称为“古生物王国”,我国大陆保留的化石记录比其他大陆更为丰富。尤其近十几年新发现的化石十分奇特罕见。它们完整的保存状态和丰富多彩使得许多曾经因化石不完整而吃尽苦头的古生物学者如获至宝——5.7亿年前的生物个体发育过程栩栩如生地存留下来;十几具保存完美的恐龙的骨骼居然还披覆华丽的羽毛;成千件的孔子鸟化石,相当于以前150余年全世界收集到的中生代鸟类化石总和的50倍。

中国在世界古生物学领域脱颖而出与其精彩化石是分不开的。但是,仅有精彩化石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古生物学近期的成就与1979年以来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各个科研机构之间出现的竞争,这不但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更多的科学论文。最富有戏剧性的实例是:由于争相作出重要研究成果,长羽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正型标本分成了正、副模,同一化石的两半各自被不同的研究单位所收藏。

另一个变化是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国际科研合作,促成了科学信息更有效地向全世界传播。最近收入《腾飞之龙》一书中的科学论文和相关的评论文章,出自于中国6所科研机构的25名科学家以及其他6个国家18所科研机构的20名国际合作者。这不但是中国古生物学家与国外同行卓有成效的合作标志,也有力地说明了科学是超越国界的。正因为有自由通畅的科学交流和古生物学界的国际合作,我国发现的奇妙化石及其科研成果才能够以很快的步伐走向世界。

《腾飞之龙》一书英文版主编、《自然》杂志高级编辑亨利·基在评论中国古生物领域的巨大成绩时说,当世界古生物学界“像中世纪的地图绘制师面对地图上巨大的空白区,只好根据道听途说填补地图上的空白”时,中国科学家的成果改变了他们的处境,他们转而“寄希望于龙的故乡——中国”。由于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国策和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亨利·基又预言:中国古生物领域今后一段时期“将会充满惊奇”。事实上,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马福臣透露,经过中国科学家的大量艰苦发掘,近年内又有很多完美的化石标本正在研究之中。不久的将来,古生物领域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新发现公布于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