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宁波高教活力之源

2001-1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徐锦庚 我有话说

浙江省宁波市市区面积不大,却有两个高教园区:一个在南侧的奉化江畔,占地6200余亩,目前已有7所院校落户,招生规模6万人;一个在北侧的甬江畔,除已建成的宁波大学外,另有3所院校即将加盟,目前占地3000亩,规划面积9000亩,学生人数可望达10万之众。

去年6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宁波高教园区时,兴奋地说,宁波的教育具有创新意识。

作为计划单列市,宁波的经济近年来超常规发展,人均GDP连续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高等教育基础十分薄弱,1998年仅有3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在校生仅2.3万人。

富裕起来的宁波人渴望接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宁波经济迫切需要科技支撑。1999年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教兴市”大会,把教育、科技工作作为市政府的“一号工程”,提出了“把宁波建成全省高等教育副中心”的响亮口号。宁波的高等教育由此驶入“快车道”。

高教园区资源共享

兴建高教园区,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在宁波市高教园区南区内,一条长2.5公里、宽240至360米、占地1000亩的在建文化绿化带两旁,排立着4所崭新的校园,还有3所院校正在建设中。这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逾30亿元,目前已投入15亿元。

高教园区发端于国外,国内实践始行于宁波。宁波高教园区的办学理念是:大学不设校园围墙,只以水系、绿化、道路相隔,以建筑的风格和颜色显示区别,学校之间互相开放,承认学生在其他学校修读的课程和学分,大学的资源和设施向社会开放,社区也为大学提供服务。

资源共享是宁波高教园区的追求目标。据市教委主任华长慧介绍,高教园区南区内辟有593亩区域,集中建设院校必备的图书信息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万里学院眼下正在围绕跨校选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建立松散型的教研协作组织、共享师资资源等课题,积极探讨如何与周围院校加强协作,共同促进和发展。

宁波高教园区的成功经验引起各方瞩目。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取经者近百批次,高教园区这一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浙江省就达到5个。

创新体制激活机制

宁波高教事业发展神速的“秘诀”在于: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宁波各高校的办学机制各具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创新局面。

一是创造。1999年,宁波大学吸纳海外和民间资金,创办起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成为全省第一个创办民办二级学院的本科院校。宁大科技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校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并依托宁大的综合性优势推行平台式教学模式。运行3年来,学院取得了社会公认的佳绩。

二是改制。在省市教委的大力撮合下,万里教育集团与浙江农技师专“联姻”,创办起全国首家国有民办的普通高校,改制后的浙江万里学院也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分配机制上实行优劳优质优酬并向教师倾斜,后勤管理全部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剥离出去,实行社会化服务。万里学院的改革与探索在省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李岚清副总理去年6月视察宁波高教园区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做法。

三是合作。为解决高教事业跨越式发展与现有办学资源短缺的矛盾,宁波市委、市政府采取“借梯上楼”的做法,施行了政府与国内名校合作办学的妙招,以提升办学的层次。今年6月,由宁波市政府投资8.4亿元建设、浙江大学负责管理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成立,并于今秋招收1500名本科生。

多方筹资多轮驱动

高等教育事业需要巨额投资。宁波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经济实力雄厚的优势,借助经济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采取“政府投、学校筹、社会助”的经费筹措模式,走出了一条多轮驱动的兴学之路。

宁波市政府近年来对高校的投入年年攀升,仅1998年至2000年,市财政对高教的投入就达4.49亿元,超过1990年至1997年的投入总和。市政府在与浙江大学合作办学过程中投入8亿余元巨资,这在宁波高教史上绝无仅有。

“学校筹”和“社会助”既充分调动了各院校的积极性,也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宁波高教园区南区各校自筹建设资金约12亿元,占园区建设资金总额的40%;社会资金达6亿元,占两成。拟投资3.6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1.5亿元的商务中心和1.2亿元的中心文化绿化带等建设项目,便是由盛光集团、华茂集团和著名的“全球500佳”宁波奉化滕头村等企业和单位承建和经营管理的。由宁波大红鹰经贸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创办的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也于今年9月10日开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