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扬长补短 走向世界

2001-11-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中国建筑业如何迎接入世挑战?让我们听听一些建筑专家的说法。

放眼未来开展中外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说:曾有外国记者问我对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怎样看。我说,现在我国许多城市中,采用外国方案建了不少项目,从长远看,这只是一个过渡。中国在唐朝时海纳百川,后来长期闭关自守。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看到了别人的长处,找到了我们的差距和努力方向,但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交流和学习,振兴发展我们自己的建筑业。我认为,中国建筑师是有这个能力的。

中国加入WTO,只是如同中国足球队获得了世界杯的参赛资格,要取得好成绩,还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建筑设计也是如此,有一个交流、学习的过程,要走出去、请进来,要合资、合作,但先进的中华建筑文化最终还得中国人自己创造,最后在城市中还是要看到我们中国建筑师自己创造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国建筑。

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费麟说,在当前的中外合作中,中方更多的是当外方的合作顾问,入世以后,更多的中外合作设计将会出现。这一步是必须的过程。不经过这一步而想一步到位、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是做不到的。只有先老老实实地去做学生,认真学习,扬长补短,将来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直面差距为了走向世界

在日前北京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建筑创作》杂志社承办的“建筑设计创精品研讨会”上,专家们谈及了我国建筑业入世面临的挑战。

费麟说,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曾参加过多次中外合作设计的工程项目,受到投资方的好评。但是在合作实践和所见所闻中深感中国建筑业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在设计上,由于客观要求进度太紧,调研、构思的时间太少,存在粗放设计问题。甚至往往迫于种种压力,搞违心设计。又如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深入研究不够,往往停留在概念上,满足于广告效应,例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等。

种种差距中缺乏创新意识和体制陈旧两个差距尤为明显。精品是要经过历史考验的,要被群众所认同。好的精品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来设计。现在的悲剧是存在抄袭现象,有的抄国内的设计,有的抄国外的设计,有些业主或是甲方对此却不清楚。与外国学生相比,我们大学生的成绩很好,但他们的应变、创新能力不如国外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应抓紧从学校教育着手。

近几年来,以国外设计事务所的名义打进中国设计市场的许多是我们“海外兵团”成员,不少中外合作建筑项目的外方设计人员也是我们“海外兵团”成员。这都是正常现象,同时也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同是一个中国人,在外国事务所比在中国设计院发挥的作用就大?同样的人到了民营事务所也比在国有单位干的好?我认为,中国建筑师的素质不差,关键是在何种体制下能够发挥的更好。人还是这些人,关键是体制问题。建筑业自身体制上存在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竞争力差的问题。在政企不分的体制下,受官员、开发商的干扰,拿出的不是反映本人水平的原创设计。这些体制上的问题都亟待改变。

《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高级工程师金磊说,面对入世,在全新的国际大舞台上,要看到我们自身的劣势,也要坚信我们的优势。如果说入世对中国建筑师是某种挑战,但也提供了再发展的机遇。同各类优惠政策相比,建筑师的观念入世更加重要。

要有自信并非是“洋”就好

在正确对待自己、正确看待入世的问题上,建筑师们披露的一些内幕新闻令人反思。

马国馨说: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有精一些的,有一般一点的,甚至也有群众看不上眼的。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作品同样也有水平高低的区别,也有的作品甚至物非所值、名实不符。一些人以为,外国建筑师来中国搞设计,拿了高额设计费,设计的全是精品。这种看法不尽准确。

有的建筑设计招标非要选外方的方案,即使中国建筑师方案获得了一等奖,也不算数。我认为这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心态不够正常,这样的例子并不少。甚至有的不给中国建筑师平等竞争的机会:某地领导就曾明确表示:我就要找一个外国人搞设计;在有的地方,财政投资的建筑项目只允许外国建筑师参加投标。建筑市场应公正、公开、公平地对待中外企业,参评标准应该一致。作为地方负责人尤其应该做到这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宋融说,让外国人来做我们的城市规划或是搞建筑设计,我是赞成的,这样可以促进交流,广开思路。但不是只要是外国人做的就一定比中国人做的好。

现在有一些人就认为,只要是洋的就是好的。我听一个朋友说,外地一个城市要建一个澳大利亚城,要搞纯澳大利亚的,设计、施工、材料都是澳大利亚的,甚至连建房用的砂子和铁钉都从澳大利亚进口,这样做就有点过分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