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造教育史上的奇迹

2001-11-1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连成 我有话说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藏书上千万册


编者按:

李岚清副总理日前在考察中大珠海校区时特别肯定了中大在珠海建校区带动了珠海经济的明显增长和一批相关产业发展,赞扬珠海办大学园区这一招很好,珠海很有希望。勉励中山大学进一步提高质量,把办学水平搞上去,使之成为高新技术创新的源泉,成为政府和社会的智库,成为新兴产业的火车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最近在珠海考察时也对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建设感到震撼和鼓舞,认为这是目前我国最漂亮的校园,她高度评价珠海无偿提供土地以及土地上的建筑,同时给予多项优惠政策与中大合作办学的模式极具远见卓识,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举措,建议光明日报给予详细报道。今天我们刊登由本报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中大—珠海模式”透视》,敬请关注。

中国太需要大学了。即使在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也只占他们同龄人的4%,而西方不少国家已达到40%。在今天的世界上,每百名成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是:美国46.5人,加拿大21.4人,日本20.7人,菲律宾18.7人,韩国13.4人,泰国5.1人,而我国只有2.7人。在每年的“黑色七月”,我国有三分之二的考生被排斥在大学校门之外,一部分人只好耗费巨资到国外去圆他们的大学梦。

中国高等教育严重滞后于社会进步和人们文化需求的状况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开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离开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光荣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历史的紧迫感和深重的责任意识,中大珠海校区在世纪之交开始了他们创造奇迹的历程。

1999年末,珠海市在协议签订后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亲任组长的“中大珠海校区协调领导小组”,黄龙云同志时常深入工地,检查工作,提出要求,各职能部门指定专人服务于施工现场,每天24小时随时听候调遣。珠海市委办主持召开了开工协调会,市政府办指定专门领导进行项目督办。在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紧张施工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每星期召开一次现场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工程施工到哪里,跟踪服务就到那里。检查发现教学大楼主体部分有三根柱子混凝土浇注质量仅达到合格标准,驻守在工地的市建委副主任许秋萍硬是让施工单位炸掉,重新浇注,直到符合优质样板工程标准才罢休。

中山大学派出的筹建人员也和数千名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监督工程质量,巡查施工进度,衔接施工环节。没有人知道他们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战胜了多少病痛和饥渴。中山大学副校长杨晓光动情地说:“在工地上我们都分不出谁是珠海的干部,谁是中大的职工。”在他们的校区建设大事记上有着这样的记载——

“2000年4月13日,珠海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12个小时内,校区所在地的降雨量就达591毫米,暴雨引发的山洪夹杂着泥沙冲向建筑工地,筹建处的同志和工人们一起在狂风暴雨中与凶猛的洪水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奋力抢救浸泡在水里的建筑材料和器材设备,使损失减少到了最小程度。”

“宁愿人等事,不让事等人。为了在8个月的时间里高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完成平常至少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建成的教学实验大楼,实现法国建筑大师对中大珠海校区“一本书、一支笔、一把尺子、一片大花园”的艺术构思,校区的建设者们坚持每天近20个小时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黄晋强同志三过家门而不入,林伟明同志发烧十多天,每天只喝碗稀粥,一声不吭地坚持工作……”

“一定要保证校区如期开学!在距离9月8日新生到校还有135天的时候,校区工地上树起了醒目的倒计时牌,时间意识、质量第一和效益观念鞭策着每一位建设者为新校区的诞生而英勇献身。”

“教学实验大楼首次使用了预应力、地藏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等四项高新建筑科技,为日后成功申报中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杨晓光副校长为组长的招标工作小组对所有5万元以上的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最后选择设计规划最科学、建设目标最明确、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单位中标。土方工程通过招标,每立方米从12元降低到6元,校区大道两旁直径15厘米的热带行道树在招标中每株从1100元降低到600元。招标使校区建设赢得了优惠的价格和良好的质量。”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施工现场,督办在建项目的珠海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谢汝党同志由于过度疲劳而摔断了一只腿,医生和同事们劝他住院治疗,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为了中大如期开学,他只是简单地敷了些中草药,仍然寸步不离工地,以至落下顽疾……”

国家教育部一位领导偶尔路过这片热火朝天的校区工地,在听取汇报时预言说,如果中大珠海校区建设当年就能开学,那你们就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奇迹终于如期而至——

2000年7月15日,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生上课的、亚洲最长和面积最大的教学实验大楼顺利竣工;

8月3日,4.6万平方米、能够容纳4000名学生的六栋学生宿舍及食堂顺利竣工;

8月26日,4000平方米的学生服务中心建成,整个校区没有一块土地裸露在阳光下。

2000年9月9日,5000名学子进驻中大珠海校区,珠海第一次为这么多的大学生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2001年9月9日,中大珠海校区13.8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又奇迹般地崛起,已拥有1万名学子的中大珠海校区再一次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新生开学典礼,展现在中大学子们面前的已经是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气势恢弘和景色优美的现代化校园了。当国歌、校歌再一次奏响的时候,当国旗、校旗在唐家湾迎风飘扬的时候,无论是中大校区的建设者,还是普通的珠海市民,脸上都挂着喜悦的泪花。中山大学终于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圆了他们走出广州办大学的梦想;珠海人民终于结束了没有大学的历史,圆了一个名牌大学的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