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应轻慢待之的“书生意气”

2001-11-22 来源:光明日报 彭程 我有话说

《书生意气》 易中天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易中天先生近年著述颇丰,且都有不错的市场份额。像200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一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品人录》,都是一年内连印数次,印数累积数万。学术著作能有这般实绩,实在难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作者自道,他主张学术走向市场,并且认为“至少部分可以”做到这点。而达成此目标的途径,便是要创造一种“高品位、广读者”的体裁或体例。他将之称为“随笔体学术著作”。既然是“随笔体”,是“广读者”的,就必须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既然是“学术著作”,是“高品位”的,就必须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有一定的深刻性。

凡读过上述几种著作之一的读者,当可获得对于此观点的印证,并见仁见智。倘若未曾读过而又有探访的兴趣,不妨来读一下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作者最新的随笔结集《书生意气》,或可尝片脔而知鼎味,窥一斑而知全豹。

这本书中的文章,“大体上都是关于书、读书、读书人、知识分子的,核心则是知识分子的人格问题,也就是做人的问题”。“为人生而学术”,这是作者多次明确申陈的观点。他认为,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这就需要关注人、人性、人际关系和人的生存环境。这本书,正不妨看做是这一关怀在读书领域内的投射。书生意气——这个成语被用作书名,该不仅仅因为它是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似乎更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它标举了作者的立场态度,是一种自许更兼自励,也即是作者反复陈说的“按照自己的真性情来研究和写作”;二是对于读书人、对于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理想人格境界的推崇甚至是激赏。对前者的自觉,决定了研究者方向的选择,目标的确定,而对于后者的认同,则会成为他进一步坚持和贯彻自己的行为的精神撑持和情感依托。

从这样的关怀出发,作者把目光投向顾准(《走近顾准》)、陈寅恪(《劝君莫谈陈寅恪》),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做什么?在他们的身世遭际、荣辱沉浮中,潜藏着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作者看来,比起他们的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来,更值得赞美揄扬的是他们的人格力量。因为在那样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他们正是凭借后者,才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离经叛道”,不在政治威权之下低头匍匐,不仿效某些一心想要“眉样入时”的同事——在他们看来,这种行为不但是学术生命的完结,更是做人操守的堕失。“做人,才是最根本的。”

在本书中,对于这个“核心问题”的关注,既表现为以上个案式的分析评判,同时也体现为理论的沉潜探询。理论既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归纳总结,也将指导今天和明天的生活。对于悲剧产生的根由,如果不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搞清楚来龙去脉,就难免会重蹈覆辙。长达五十多个页码的《忏悔与做人》,便是从个人责任的角度,进入对于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从中国人自由意志的缺失导致“文革”浩劫的惨痛教训中,他喊出“我们不能退场”、“我们必须忏悔”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并主张借此建立起自己的独立人格——“一个人,只有当他能真正对自己负责时,也才谈得上对他人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天下负责”。这既是保证一个社会不陷入集体性歇斯底里的前提,又是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基础,是对于生命的最大的敬重和最有效的呵护。逻辑的展开上,也颇能见出作者纵横开阖的特点:从“二余之争”引出话题,上承基督教中的原罪之说,下接“文革”梦魇岁月中的非人遭遇,中间援引鲁迅笔下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和阿Q的窝囊下场作为相互辅佐的论据,另外还有对人权是天赋还是约定的质疑,对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的关系的辨识……这些都被统一、被聚焦于“我们是否需要忏悔”的发问之

下,论述时抽丝剥茧,步步进逼,往返循环,不惮繁复,既具备一种雄辩滔滔的气势,更产生了确凿无疑的说服力。由于作者始终秉持随笔的话语方式,本来学理性很强的话题便因为生动的表达而获得有效的阐述。无疑,它们支持了思想的传播和学术的普及。

但相形之下,我还是要说,这个文体上的特点,在这本集子里的其他多篇文字中,更为突出彰显。毕竟,内容的品性决定了形式上能够走到什么地步,那些学术之外的题目,拥有更为广阔的自由度,从而更易于凸显文章的美学品格。如《读书时间》专辑里的一组十二篇读书随笔,便是舒卷自如,略无滞碍,堪称明心见性的性灵之作。其文笔的轻快谐谑,识见的不拘凡俗,可谓在在多有。仅仅看一看这些题目:《有所不读》、《开卷何必有益》、《择书如择偶》、《无聊才读书》……便可约略想见。在《“青年必读书”质疑》中,他认为由专家名流们开列所谓“必读书”的做法,是“一件可疑的事情”,因为“读书有如恋爱,对象得自己找,包办是不行的”。任何说教和指点都是荒唐的。因此,“导师和准导师们可以做也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对书的那份爱传达出去,让所有的人同感此爱,而不是代替别人去爱”。对于此论,相信会有许多爱书人莞尔开颜,深感会心。推延开来,其余那些文章,也都是在对读书的方方面面深入品咂后的夫子自道,发自胸臆而独具只眼。对于这样一位深谙读书三昧者的甘苦之言,我们实在是不应轻慢待之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