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大历史性课题与党的作风建设

2001-12-15 来源:光明日报 包心鉴 我有话说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好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高度认识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完成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根本保证

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这个“核心问题”变得更加关键和重要。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党才能抵御各种风险,防止腐败,巩固执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正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说,执政党的作风问题,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工人阶级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分析其原因,执政党与时代要求严重相悖,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尤其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严重脱节,这是最根本的教训。这一教训不啻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常鸣的警钟。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我们一定要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任务和环境中,如何确保党清正廉洁,防止自身腐败,同时又以坚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抵御各种风险,成为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对党的严峻考验,集中体现在党的作风方面。一是如何对待手中的权力。二是如何对待个人的利益。三是如何对待物质的诱惑。这三大考验及其带来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群众,扭曲以至颠倒了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它深刻警示我们,执政党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是一切共产党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完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起点,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时代标准。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环节是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而要真正从制度上保证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必须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

以政治体制改革促进各项政治制度的完善,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以高度的自觉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因为,当前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不少与现行政治体制中的弊端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这些干部的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体系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平庸者缺乏应有的制约力,这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作风可以安然自得存在的根本原因。这些现象深刻警示我们,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在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征途上,我们还面临着十分严重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历史性任务。

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出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从多层面着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推进三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二是深化组织领导制度改革。三是深化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实践表明,只要我们既积极稳妥而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致力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就一定能得到彻底改善,在健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我们党就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经受住严峻挑战和考验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