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庆工学院科研工作连上台阶

实施“以人为本 人才兴校”发展战略
2001-12-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重庆工学院由于大力推行“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发展战略,改变了前几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较为缺乏的状况,有力地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工作获得了新的突破,学院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据重庆工学院院长刘兴鼎介绍,为了积极盘活校内人才资源,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学院注重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课程首席主讲教师,在每年预算中拨出一百万以上的专项经费用于培养各种形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已有近百名硕士、博士学成回校,逐步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在盘活校内人才资源的同时,该院不断引进各种高层次人才。早在1997年,该院就推出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曙光工程”,该工程分为“名人培养”、“梯级发展”、“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四个项目。迄今为止,该院已引进硕士56名、博士(含博士后)14名、教授4名、博导1名,并成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为名誉院长。学院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创建了“教授流动站”。

在学院发展过程中,该院始终贯彻“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思想。每逢学院引进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导等高层次人才时,学院领导都亲自接待,并亲自出面解决其住房以及配偶的工作安排和子女入学问题。目前,所有副教授以上教师都能住进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同时,根据工作情况,为他们单独组建实验室,配备工作人员,按需提供科研经费。并从制度上保证了收入分配向教师倾斜,特别是向骨干人才倾斜。设立了特殊人才津贴,对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人文社会科学奖、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级奖项的人员予以重奖。

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兴校”的发展战略,改变了重庆工学院前几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较为缺乏的状况,有力推动了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仅今年1—10月就已审批立项科研项目106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9篇;学院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1994年相比,学院固定资产增长9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长9倍,科研经费增长89倍,教职工平均年收入增长6.5倍,学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