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学先为人

科学家与大学生面对面
2001-12-20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圆明园学院学生 陈玉光、杨蕾 我有话说

初冬的一天,北京圆明园学院领导带领我们部分同学拜访了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姜伯驹先生。

乍见姜先生,我便觉得,他是一位平易近人、非常谦和的人。在他的脸上,是一副邻家老伯式的和蔼的神情。如果不是老师那一长串的介绍,我是很难将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笑容可掬的长者与一位蜚声海内外的数学家联系起来的。

姜先生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亲切地与我们交谈起来。谈话中,我发现,他的语言跟他的外表一样朴实,却又十分中肯。我们谈论的话题涉及学习方法、自身修养、自我发展等很多方面,姜先生用他那朴实的话语一一作了回答。在谈到如何树立自信心时,姜先生说:“走一段路,便回头看看,好好总结,感觉到自己在前进,就会更有信心了。”

我们早就知道,姜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宽,著名的有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等。早在60年代,他就运用低维拓扑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迹群等概念,在尼尔森数的计算上取得几十年来的第一个突破;以后又在研究映射类的最小不动点数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全面地解决了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80年代末以来,他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开辟了将此理论应用于动力系统的途径。八十年代,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在科学的道路上,姜先生是一位成功者。可是他却说,成功离不开实干精神,干大事离不开做小事。要真正步入成功的殿堂,不可缺少实干精神。很多人之所以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失,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干精神或者没有坚韧的毅力。

姜先生认为,走进成功的殿堂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有目标,二是要有兴趣。所谓目标可以说是学习的原动力,大学生在学习中要找准方向,定下若干个小目标,然后逐个去实现,以至达到成功的目的。一位世界马拉松冠军曾对记者说过,他在比赛时把不远的前方定为目标,实现了以后,又把不远的前方定为下一个目标,然后再去实现。这样一次又一次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次又一次地获得了信心。信心有了,兴趣也就来了。信心和兴趣都要在实践中培养。姜先生还寄语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做小事,做平凡的事。”

多少年来,无数人迷失在成功的道路上,跌倒在成功的道路上。如今,姜先生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为我们指明了做人和治学的正确道路,我们心中似乎充满了一种力量:从平凡的事情干起,踏踏实实地走人生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