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颜色怎样分类

2002-05-10 来源:光明日报 王继宪 滕秀金 王桓 我有话说

世界由于颜色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

颜色分为无彩色黑白系列和有彩色系列两大类,颜色是有彩色和无彩色的总称。

无彩色黑白系列在有些领域中也叫消色,是指从黑色、深灰色、中灰色、浅灰色到理想的白色。所谓理想的白色是指某物体对可见光的不同波长的照射百分之百地反射出来,其光谱反射比为1。理想的白色物体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一些物体是接近理想白色物体。比如冬日覆盖大地的皑皑白雪,以及已被世人公认为最白物质的硫酸钡、氧化镁和聚四氟乙烯等。这些物质对可见光的反射比可达98%以上,是目前作为白色标准样品最理想的原材料。

所谓纯黑的物质在物理学上是指理想的绝对黑体,即照射在该物体表面的光被全部吸收,其光谱反射比为0。通常把只开有一个小孔的腔体称为黑体,因为它可以吸收进入腔体内的全部光线。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的纯黑物体也是不存在的,而高质量的黑平绒,高纯度的石墨等接近理想的黑色物体,可作为最黑的材料。

黑白系列的物质对于照射光的反射比的变化,在视觉上就表现为明(亮)度的变化,物质越白,其明度越高。相反,物质越黑,其明度越低。一般而言,当物质的表面对于可见光的反射比在4%以下时,一般认为它是黑色的,明度也是很低的。当物质对于可见光的反射比在80%以上者,就是白色的,其明度亦是非常高的。

有彩色是指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有彩色有三个特征:色调(也称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彩度)。在光照下,物体显示出的各种色彩,像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反映了各种颜色的差异。光源色的色调取决于光源的光谱组成对人眼刺激的感知。物体色的色调取决于照射光源的光谱成分和物体本身对照射光的反射或透射情况。在阳光下,如果一个物体反射480~560纳米光的照射,我们看到它的颜色呈绿色。明度是反映物体被光照射后的明亮程度。某物体表面的反射比愈高,它的明度也愈大。对彩色光源,它的亮度越高,人眼的感知就越亮。饱和度是指彩色的纯洁性。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最饱和的颜色。在光谱色中的白光成分越多,它就越不饱和。当光谱色中加入的白光成分达到很大的比率时,人眼看来,它就不是彩色光,而变成白光了。物体色的饱和度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反射的选择性。如果一物体对光谱的某一较窄的波段反射比很高,而对其他波段反射比很低,甚至不反射,表明它有很高的光谱选择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色彩很纯,反之我们通常称其为“过渡色”。

无彩色黑白系列只有明度的差别,而没有色调和饱和度的特征。

试想,如果万物只有无彩色,一切都是灰白、黑色,那么世界将是单调、乏味、呆板的,毫无生气可言。反过来,假如世界只有有彩色,那么人们就会受不了太鲜明、太强烈的刺激,视觉负担太重,会觉得色累,烦躁不安。幸运的是,我们拥有无彩色和有彩色,享受着和谐美丽、庄严、优雅的颜色世界。这是大自然给人的恩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