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2002-05-28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雷鸣 邬焕庆 我有话说

迈入21世纪的中华民族,正满怀豪情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提高道德境界,升华精神情操,塑造新世纪民族之魂,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2001年9月,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是新时期指导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印发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今天的神州大地上,宣传贯彻《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形成了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把贯彻落实《纲要》,加强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摆上日程

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尚道德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纲要》印发后,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党委会和党组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通知精神,对贯彻《纲要》进行研究部署。许多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发表讲话、撰写文章,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在研究部署贯彻《纲要》时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把《纲要》提出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规范贯穿于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把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广东、河南、湖南、四川等地把《纲要》的贯彻落实列进党委工作要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辽宁、广西、新疆把2002年作为贯彻《纲要》年,集中宣传贯彻《纲要》。

《纲要》是宏观的、提纲挈领的,只有通过具体行为准则,才能把《纲要》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操作化,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言行,指导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各地各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出适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贯彻意见和实施细则。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江西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意见。教育部、建设部、铁道部等主管部门结合业务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高法、高检、公安部等依据《纲要》,修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有领导、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成为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纲要》工作的鲜明特点。

道德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种社会形态的道德风尚都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新形势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反映时代特点,体现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北京市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道德建设思路,明确提出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以“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为主题,以“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北京人”为主线,大力倡导20字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实现一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七年创一流的奋斗目标。

重庆市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文化内涵定位、市民素质提高、发展环境改善等问题,提出了“礼仪重庆、诚信重庆、知识重庆、魅力重庆”的创建目标,尽快改变重庆的综合城市形象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整体水平与直辖市地位不相称的现状。

南京市提出“人人都是城市形象、事事相关发展环境”的口号,把深入贯彻《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措施。

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既包含了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了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是《纲要》全部内容的集中体现和精髓所在。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各地各部门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紧紧抓住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一关键,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大力提倡,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皆信,最终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纲要》印发后,各级新闻媒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宣传江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大力宣传20字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宣传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倡导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坚持正确导向,为学习贯彻《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播发或刊登有关《纲要》内容的社论2篇、评论28篇、言论85篇、理论文章71篇、典型和通讯类文章217篇。中央电视台仅《焦点访谈》栏目就制作播出了18期这一题材的节目。

北京电视台推出100集道德教育电视系列专题片《身边的故事》,每天播出5分钟。《北京青年报》开辟了《公民道德特别圈点》专栏,让群众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点评。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公民道德建设大家谈”,邀请专家学者、机关干部、普通公民参加讨论,从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不文明现象入手谈道德,引导群众深入思考。《浙江日报》开辟“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释要”专栏,连续10期对20字规范进行诠释和阐发。

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公益广告牌、开出流动宣传车、确立集中宣传日、赠送道德年画、下乡文艺演出……这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道德宣传教育形式,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据统计,全国5000多个火车站、7000多个汽车站、69个港口、140多个机场都设立了道德规范标语或标牌。在全社会不断升温的学习、宣传热潮中,20字基本道德规范走进千家万户,走入普通百姓的心里,逐渐成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

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道德建设工作,把《纲要》精神落实到城乡基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教育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实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中宣部、团中央组织开展农村青年道德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农村青年争当道德楷模。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卫生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关心小家爱大家,共育社区文明花”。

民德为本,官德为先。各地坚持以勤政、优政、廉政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为群众做出榜样。辽宁省义县以前部分领导干部上下班车接车送,许多乡镇干部当“走读官”,群众意见很大。县委下决心取消公车接送,要求乡镇干部全部住宿乡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变了干部作风,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呼唤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纠风办日前召开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座谈会,提出以加强诚信建设为重点,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集中解决那些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各行各业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浙江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教训,针对一些领域和地方思想行为失范,信用意识淡薄,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等问题,开展了一场以“诚实立身、信誉兴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重新打造“信用浙江”。他们通过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和“信用浙江千里行”活动,推出了一批守信用、讲信誉的企业单位,对不守信用、不讲信誉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曝光查处,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人人讲信用、个个讲道德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道德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谐。江西瑞金市从提高妇女道德素质着手进行家庭美德建设,“妇女妹妇女嫂,做人之道要记牢;上敬公婆下携小,助郎教子走正道;邻里和睦讲团结,互帮互助是贤道……”这首新编的《妇女歌》在瑞金市20万妇女中传唱,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河南省巩义县竹林镇针对农村婆媳纠纷多的情况,大张旗鼓地开展“好媳妇”评比,这些“好媳妇”勤劳、孝敬等美好的品德逐渐为人们所学习,带动了一大批孝敬老人的好媳妇的涌现。

在“实”字上下功夫,从具体事抓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从社会关注的事情入手,从群众身边的事情抓起……各地各部门在贯彻《纲要》过程中,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特别是为社会困难群体、下岗职工等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在办实事中贯穿道德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群众。

在南京市社区互助组织“夕阳红温暖港湾”里,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骨干的结对帮教志愿者,主动与刑满释放的帮教对象签订联系卡,实行一帮一,思想上鼓励指导,生活中关心帮助,有效保障了社区的稳定。

今年3月,北京市发起“扶贫济困春风行动”,以资助特困家庭子女就学、家庭成员就业、特重病人就医为重点,以一帮一结对子、多帮一手拉手、募集资金等为主要形式,进行扶贫济困。活动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界捐款85万元。

办实事办好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一直是辽宁省义县各级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县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共结成帮扶对子3644对,捐资147.3万元,捐衣物13000件,解决农业生产资金536万元,资助456名贫困儿童重返学校,共解决了128件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有损城市文明形象的问题,是各地在贯彻落实《纲要》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北京市通过打造“的士之星”,深化出租车司机的教育整顿,首都出租车的文明形象和职业道德素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加强了文明乘车监督员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站台秩序疏导员”、“精神文明宣传员”、“群众困难排解员”。全市还以治理足球赛场“京骂”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赛场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标语、电视专题片、印发播放《观众文明守则》、组织文明啦啦队等方法,有效遏制了少数球迷的不文明行为。

群众关心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高涨,神州大地劲吹道德新风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体。只有吸引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公民道德规范才能被全社会认同,民族道德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002年3月,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团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试题公布后,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踊跃参与,收到答题卡大大超过原来的预计,据初步统计远远超过1000万份。

这只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热情参与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贯彻落实《纲要》,牵动了社会各界的心,广大干部群众献计献策、积极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在今年的“两会”上,贯彻落实《纲要》成为会议的热点话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出席会议的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专门就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出许多提案和建议。

上海市卢湾区桑城小区住户素质参差不齐,高空抛物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居委会组织居民开展“大家评”活动,450户居民自己制定公约,在《居民公约》上签了名,并协助监督检查,使这一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过去居委会对经常发生的“楼上浇花、楼下下雨”等邻里矛盾,总感到束手无策,自从有了《居民公约》,制止这些不文明现象不再是难事。

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运用典型力量,抓好示范引导,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南京下岗职工周光裕的英雄事迹在中央新闻媒体宣传后,引起全国特别是江苏省、南京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震撼。江苏省委及时加以引导,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先后召开200多个座谈会,举办150多场事迹报告会,有200多万人次直接参加了学习活动。南京市广大干部、学生、市民群众自发捐款为烈士塑像;志愿者行动、“岗位学英雄”技能大比武等各项活动蓬勃开展。一时间,烈士成为大街小巷议论的焦点,实践道德规范成为干部群众热烈讨论的话题。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同样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据了解,中宣部近日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在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完善具体行为准则,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等方面,采取进一步措施,巩固成果、拓展领域、提高工作水平,努力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迎接党的十六大。

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轮已经驶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伟大的使命呼唤崇高的民族之魂。我们坚信,只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国家就一定会以富强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也一定会以崭新的、高尚的道德风貌,迈进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上。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