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坎儿井”的尴尬

2002-06-1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 通讯员 王春江 我有话说

举世闻名的吐鲁番坎儿井,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步入今天,因其凝结着巧夺天工的智慧和滋润万物的恩泽,被誉为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的“古代伟大工程”。谁曾料想,今天受到重创的坎儿井陷入尴尬境地,其命运如何?

诞生于火州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是当地人民在“丝绸之路上你来我往的交流活动中”因地制宜发明的地下水利工程。千百年来,它将清冽甘甜的雪山之水引到戈壁荒滩,滋润着干渴的绿洲,养育了一代代儿女。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竖井为掏挖地下渠出土和通风的通口,暗渠坡度舒缓,逐渐接近地表,最后延伸到地面为明渠,涝坝则是调节水量的蓄水池,水“自动”从地下流入地面,无需任何动力。鼎盛时期的吐鲁番坎儿井总长度达5000多公里。

在20世纪50年代,坎儿井水灌溉面积占吐鲁番总耕面积的70%以上,是维系当地人们生存的生命之泉。近年来,因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坎儿井里的水锐减。吐鲁番地区水利局公布的数据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已降到20至30米。1950年,吐鲁番地区有耕地24万亩,现在扩大到120万亩。为了解决耕地缺水之急,只有开采地表水,在一些河流的上游修建了水库,使得渗入地下的冰雪融水日益减少,坎儿井的补给水源遭遇重创;还有用水大户油田,每年要用水500万立方米。据介绍,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数量已经由50年代的1273条锐减至现在的700条。

人们怀着复杂的感情开始关注坎儿井。主张全面保护坎儿井的人士,从文物古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据理力争。他们认为,坎儿井作为古代新疆人民的伟大创造,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中外游客逾百万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关专家、学者呼吁,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坎儿井。吐鲁番地区的人大代表在今年初曾提交了“抢救吐鲁番古老水利设施——坎儿井”的议案。据悉,吐鲁番地区每年仍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坎儿井的淘捞、维修加固和向上延伸。

然而,有些水利专家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吐鲁番地区水利勘察设计院原院长卢震认为,坎儿井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灌溉设施,尽管它曾发挥过无与伦比的作用,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它的作用已经终结。水库和机井则不同,需要用多少水就取多少水,用不了的储存起来,即方便又利于控制水量。坎儿井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夏季容易干涸;冬季水多时又无用武之地,只得任其白白流走,无法蓄存;修建坎儿井的工程即艰辛又危险,而且造价极高;坎儿井的重要组成部分竖井,每隔20米左右就有一个,一条坎儿井少则几十眼,多者达二三百眼,这些竖井对基础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对坎儿井的生存造成致命打击的水利工程正在建设,吐鲁番的二塘沟水库已被批准立顶;阿拉沟水库项目建议已完成并上报;红山水库、葡萄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列入国家计划;新建防渗渠260公里,维修153公里。水利专家们诘问:难道为了保护坎儿井就不修水库了,不搞节水技术了,不发展经济了吗?

吐鲁番的一些市民们对记者说,作为历史文化景点,毁掉实在可惜;但建设节水工程发展经济,它必然会受到重创,这怎能两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