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蜂蜜直面绿色贸易壁垒

2002-07-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张淼 我有话说

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蜂业大国。至今,我们还保持着数项世界第一:养蜂世界第一、蜂蜜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

但今年年初,欧盟以我国产蜂蜜所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标为由,中止进口中国蜂蜜。欧盟国家的许多商场陆续将中国产蜂蜜撤下柜台,停止出售;已运抵欧盟国家的中国蜂蜜被执行退运,甚至有的国家宣布销毁到岸的中国蜂蜜。一时间,中国蜂蜜生产与销售乌云密布,蜂农忧心忡忡。

如何看待绿色贸易壁垒?中国的蜂蜜生产向何处去?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问题,也是一项牵涉到加入WTO后,中国特色经济如何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的大问题。我们组织这篇报道,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甜蜜事业”的忧患

据蜂产品部门有关专家介绍,我国一直是世界养蜂大国,有蜜蜂700万群左右,年产蜂蜜19万吨左右,王浆900吨左右,花粉2500吨左右,蜂胶250吨,蜂群数量和王浆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其中王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我国蜂蜜出口量每年为8-9万吨,王浆出口量每年为400-550吨,也居世界第一位,连续几年均创汇1亿美元以上。我国蜂业曾经创造了诸多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第一”:养蜂世界第一、蜂蜜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蜂王浆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

蜂业,一个“甜蜜的事业”,在经历了无限风光后,如今已跌入低谷,开始变得苦涩。欧洲市场一直是我国蜂蜜出口的主要市场。今年初,欧盟调查组做出对华残留监控体系的考察报告,于1月23日提交给中方,25日即做出暂停进口包括蜂蜜在内的中国动物源产品的决议。欧盟提出,蜂蜜中氯霉素检出量不得超过0.1PPB,即10万吨蜂蜜中含有1克氯霉素,这个标准比原先严格了100倍。2月底,欧盟通知其各成员国,对所有工厂、仓库及已包装上市的中国蜂蜜进行强行检查。随后,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加强了对中国蜂蜜的检验。

遭遇绿色壁垒

对于蜂蜜来说,目前国际市场上需要的是浓度在41度以上的封盖蜜,但我国蜂蜜的浓度大多在39度,属于不成熟蜜;我国蜂农对蜜蜂防病治病的用药较为随意,乱用药的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同时,我国有13万蜂农,1人养50群蜂,经营分散,绝大多数生产规模小、设备简单、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这些都是造成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其实,不光蜂蜜,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畜等产品出口不断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出口,且有加重趋势:今年1月,浙江舟山冻虾仁遭欧洲退货;2月,山东省大宗农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包括冻鸡、花生、蔬菜等;1月到5月期间,欧盟全面停止进口中国的动物源性食品和水、海产品。传统种养方式下生产的农产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

同时,对中国农畜等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世贸组织成员从发达成员(欧盟、美国、日本)延伸到部分发展中成员(韩国、新加坡)。从今年的1月到3月,中国成为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欧盟对中国进口农畜产品的检验项目逐年增多。仅去年一年,我国约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正视绿色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出口商品提出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判断其合理依据是世贸组织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面对日益加高的“绿色贸易壁垒”,专家们普遍反映,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做好“绿色贸易壁垒”跨越和增强跨越能力的措施。

为了扭转蜂蜜产业进口遇难的局面,中国蜂产品协会已经把工作的重点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蜂产品行业开展了“五不”自律活动,向社会公开承诺不生产、不收购、不加工、不销售、不出口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蜂蜜。同时,走产业化经营道路,以巩固蜂业大国地位。面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大攻势,我们必须辩证对待,对科学和合理的成分要积极适应和改革;反之,则要有理、有力、有节地反对,通过磋商解决。

河北省秦皇岛检疫检验局庞国芳课题组从2000年开始,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了蜂蜜12项安全卫生项目标准的研究、起草和制定,这12项标准基本涵盖并满足了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对蜂蜜安全卫生指标新的检验要求,这使得我国蜂蜜出口受到进口国技术壁垒的阻碍有望得到解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