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力发展竹浆造纸

2002-08-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高鹤君 本报记者 王葆纯 我有话说

在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造纸协会组织召开的《竹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专家评议会上,与会专家呼吁: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迫在眉睫,而发展竹浆造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专家介绍说,这种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内纸浆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已成为纸张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口大国。2001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我国纸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造纸产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木浆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造成进口量迅速增加。2000年,我国进口商品木浆和废纸分别为335万吨和371万吨;2001年增长到490万吨和642万吨,已占全国纸浆消费量的38%;这种势头若没有有效的措施,还将延续下去。

其次,我国制浆造纸用材短缺和价高的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2001年,我国纸浆总消费量为2980万吨,其中木浆比重占23.1%,非木浆比重占32.9%,废纸浆占44%。其中,国产木浆比重所占比例不足7%,且呈下降趋势;非木纸浆中,禾草浆占73.5%。造成我国纸及纸板产品品种少,整体技术含量低,中低档产品比重超过70%,产品结构不合理,同时造成纸、纸浆和纸板进口量大量增加。1995—2000年,该类进口量达到1719万吨,用汇64亿美元,居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用汇第三位。

再次,生态保护势在必行。要想解决国产中高档纸产品的短缺,靠增加木浆供应是很难行得通的。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森林资源覆盖率比世界低10.45%,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1.3%和12.6%。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保护措施势在必行。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木材纤维供应将呈下降趋势,1993—2000年,国产木材供应量年均递减1.1%,2001年比2000年减少了大约3600亿立方米,更加突出了国内木材供给不足的矛盾。据预测,2005年,我国商品木材需求量为2.3—2.4亿立方米,缺口达6000—7000万立方米。

专家认为,发展竹浆不仅是解决我国纸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调整我国纸业原料结构的现实方法,可以弥补我国目前中高档纸浆的缺口。

据介绍,竹浆的性能介于针叶林和阔叶林木浆之间,明显优于草类浆,可以替代阔叶木浆,并减少针叶木浆用量,用于制造各种纸浆。竹浆的生产工艺、污染治理工艺成熟可靠,且大部分设备可以选用国产品,并能有效降低成本。据中竹纸业(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利用竹子生产每一吨浆的单位成本比松木与桉木低30%左右,其质量与木浆相当。面对加入“世贸”的国际市场,我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竹浆产业有利于我国正在实施的生态保护。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及年产量居世界之冠。在北纬18度至35度、长1700公里和东经92度至122度、宽3000公里的范围内,基本都有竹子生长。据统计,目前全国竹林面积约420多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25%),全国竹材年砍伐量约900万吨。而且竹子易于人工种植,生产周期短,一次栽种,永续利用,连续采伐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同时,发展竹浆产业能够有效利用中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使西部开发有了切实的产业依托。从资源情况看,云、贵、川、渝、桂、闽、湘、赣等省有得天独厚的竹子资源,其竹林面积约占全国的40%。在这些地区建立竹子原料基地,以产业链为依托,既解决了农民退耕之后真正能“退下来、稳得住”,又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据测算,以年产100万吨竹浆计,每生产一吨竹浆需竹子5吨,每吨竹子的现行收购价在300元左右,农民每年可直接增加收入15亿元。

专家建议,国家现在应重点支持现有竹浆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跨地区重组,在较短时间内,培育一到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纸业大集团,以迎接入世后国际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