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急救车多长时间能到

2002-08-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孙献韬 我有话说

62岁的李宗浩是国内外有影响的急救医学专家,曾参与筹建北京急救中心,长期担任该中心负责人,现任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分会会长。

早在20世纪70年代,李宗浩就向北京市和卫生部建议:建立现代化的急救体系。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北京市于1982年获得意大利政府800万美元赠款,专门用于建立北京急救中心,李宗浩担任这个赠款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要建立一个“通讯灵敏,指挥有效,抢救及时,技术先进的急救网络”。1988年,北京急救中心建成并开业。

十几年过去了,记者面前的这个急救中心显得拥挤不堪:一楼是停车大厅,二楼至四楼都改建成了病房,六楼是手术室。狭小的院子被各种型号的救护车塞满,完全成为一个以抢救危重病人为主的大型医院。这种情况显然背离了立项之初的指导思想。中央领导也明确表示:当初规划合理的急救中心,不应该搞成现在这种医院模式。

李宗浩还是北京市政协委员,他连续4年写提案,要求尽快与国际通行的急救体制接轨,把“急救医院”改造成“急救网络”,目前这种集中停放救护车的情况必须改变。

那么,应该把急救车放在哪儿呢?

“放在社区里,放在交通便利的路口边,放在布局合理、星罗棋布的急救网点上。”李宗浩说:“‘救护车集中停放’只是表面现象,要消除围绕利益分配急救资源的现象,就必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急救体制。”

什么是“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急救体制”呢?李宗浩告诉记者,欧美国家的警察、消防、医疗救援的号码都是统一的,在处理危重病人时,这三大体系的资源可以互相替换;很多情况下,这三大体系的功能是交叉的。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是消防队员最早承担了救援伤员的任务,他们的警察、消防员一般都有初级医助证书。当然,在正常情况下还是由专业医疗救助人员负责救助工作。

在急救资源的区域分布上,欧美国家以点和面为主,形成一个巨大的蜂窝状体系,各区域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不是像中国这样以线为主,先设一个主中心,下辖若干子中心,每个子中心再管辖若干孙中心,形成一个集权状态的金字塔,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两种体系孰优孰劣一看便知。李宗浩认为,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一定要打破急救服务的垄断行为,实现“四化”,即: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

以美国为例,他们以社区为中心建立急救体系,没有我们这样庞大的“急救中心”,需要救助的人只要拨打“911”,电话受理中心会自动判断出方位,马上接通最近的救助点,迅速查明基本情况,立刻出车赶赴现场。一般来说,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能在4-7分钟之内赶到现场。李宗浩再一次强调:在缺氧状态下,大脑只能维持4-7分钟,中国人的大脑不比美国人的更坚强。

北京的救护车多长时间能够赶到现场?这个问题让李宗浩左右为难,好像怎么回答都不妥当。他拿出他写的那本赵朴初题写书名的《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翻到“主持抢救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那一章:1995年11月2日上午9时,李润五心脏猝死,倒在市政府会议室里。4分钟,政府大院里的医生赶到;10分钟,市急救中心的医生赶到。从位于和平门的急救中心到位于正义路的市政府,最多两公里路程,几乎是一条直线,很近,也很顺。

“这个时间可算是急救中心最快、最理想的反应时间了。”李宗浩似乎回答了记者刚才提出的问题。但那是1995年,如今的北京机动车成倍增长,道路也一天比一天拥堵。当然,现在北京的救护车也比那时多多了,把出车的、不出车的、医院内的、医院外的都算上,总数恐怕已经有2000辆了。

采访到这儿,记者的心里涌出一丝凉意。以目前的道路交通状况,和现有的一些急救网点,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眼看着命若游丝的危重病人一步步走向死亡,可那辆救命的车就是等不来,生死攸关之际,急救医生能出现在病人身边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