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黔西南调整农业结构展新颜

2002-08-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海秀 我有话说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诞生,弹指间20年,年轻的自治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黔西南州,地形地貌复杂,全州喀斯特岩溶地貌面积占总面积的62.65%,且大多山高坡陡石多土少,河谷深切,属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自治州87.93%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民处于广种薄收,入不敷出的状态,全州有7个国家级贫困县。

在州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他们总结实践经验,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果业和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农业结构调整后,全州粮食总产量比建州前的1981年增长了374%,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0.7倍,大牲畜存栏增加55万头,尤其是1996年加大扶贫力度后,全州7个贫困县终于脱贫,解决了118.4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民年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199元提高到2001年的1407元。

贞丰县兴北镇顶坛片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不论谁到此都会生疑:这种怪石嶙峋的地方怎能种庄稼?兴北镇党委书记介绍说,石旮旯里种粮食产量很低,以前兴北镇3000多人口,年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现金收入不到150元,每年要靠国家拨救济粮30万公斤才能维持生活,以致有17户农家外迁。为改变现状,经多方调研,了解到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合种花椒,便于1991年后调整了农业结构,很多农民从试点及示范中看到实惠,从想不通到积极干。银洞湾村的农民罗孝平深有感触对记者说,过去我们这里很苦,庄稼是种一箩收一捧,没办法我又养猪和牛,一年忙到头也只有千八百元收入。自从响应政府号召种花椒后收入增加很多。这两年我家先后盖了五间新房,还和八家邻居合伙在山顶上盖了储水窖,解决了过去要走2小时山路到山下挑水吃的难题。目前正计划着买辆吉普车家用。归途中记者听到8户搬走的贫困农户看到这些变化后返回故里的喜讯。该片区现在不仅解决了温饱,很多农家还盖起了新房子,有的还买了汽车、摩托车。到2001年底,农民年人均收入已达1500余元,相当于1990年收入的10倍,1999年,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此视察,称赞他们路子对头,发达有望。

经过半天颠簸的山路,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两山与一条沟之间,被趣称为“夹皮沟”的顶效镇绿化村。这个布依族聚居的小山村有448户1700多人,过去靠种玉米、稻麦等农作物,收入微薄,很多人要靠借贷度日,1992年农业结构调整后,村里除留下口粮和饲料田外,其余改种桃树。村里科学安排,引进优质品种,加强技术培训,并制定奖励政策,桃树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该村经果林中的龙头产品。如今的绿化村已是水、电、路三通,还安装了30门程控电话,农民年人均收入达2500多元,步入小康村行列。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州委、政府把草地畜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全州原有555万亩宜牧草山草坡成为攻坚战场,退耕还林还草180多万亩;改良劣质牧草,引进优质牧草和牛羊品种。公司加农户,以奶牛放贷、农户以牛奶还贷的方式,使每户农民平均半年就可赚回一头奶牛,比过去单纯种地收入高出3倍多,既结束了黔西南州鲜奶外调的历史,也填补了自治州奶类产品的空白。我们来到兴义市绿茵草地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时,碰巧新西兰的畜牧业专家正在给技术人员培训,慕名而来的农民也加入其中。

经过试验、示范和引导,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被打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产业逐步形成。不仅使民族同胞得到实惠,还走出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