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工作刍议

2002-11-30 来源:光明日报 蔡树淦 我有话说

谈到扶贫工作,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因为那里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工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普遍偏低,历来都是国家重点扶贫的对象。然而,东部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扶贫工作却往往被人忽视了。就广东省而言,现在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万亿元,年均增长10%,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进入小康,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初步富裕。但发达地区农村同样也存在着扶贫问题,这是由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广东是个农业大省,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全省劳动力资源从业在第一产业占41.08%,第二产业占32.1%,第三产业占26.81%,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前不久,笔者参加广东省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及省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到粤西北山区部分市县,看到欠发达地区人民生产生活依旧困难,特别是子女入学难,就医难,打官司难,道路交通难,困难群众住房难等问题还比较普遍,情况不容乐观。参加检查工作的省人大一位领导同志指出,我们不能让珠三角的光环掩盖了山区的落后和贫困,做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扶贫工作,刻不容缓。

——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广东共有50个山区县,其中16个是特困县,它们多处于粤东、粤北、粤西。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县的扶贫开发力度,实施了扶贫“两大会战”,发达市县和落后市县签订了对口扶贫的帮扶计划,省财政每年都拨出相当部分款项,确保特困县的财政支出。这一系列举措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输血培育的扶贫终究不是根本办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变输血培育为造血模式,必须坚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造就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要尽快使先富起来的发达地区在技术、资金上反哺山区或欠发达地区,努力实现全省不同类型地区优势互补,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农业发展极为重视,制定了新时期加快山区发展的计划,大幅度增加对山区的资金投入。作为职能部门的广东省农业厅,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全省各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结合农业部“丰收计划”、“跨越计划”、“948”项目和“农村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实施,狠抓育种的培训、引进、繁育、推广和培训工作。对全省的作物、畜禽品种进行了更新换代,根据不同地域、地质、气候、植被生长状况的不同,各有所重地发展特色农业,并使之做强做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有效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增农村就业人口达六十多万人,明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去年全省共有5个偏远山区县,15170名青年农民接受绿色证书培训,共举办重点班16个,培训人数1204人,普通班258个,培训人数13966人,自编教材25种,推广新技术192项,建立实习基地116个,省及县配套资金共200万元。至去年底,全省约15万名青年农民获得绿色证书。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计划至2005年末,全省共培训农民100万人以上(平均每10户有一人接受培训),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农村中青年学员掌握科学技术打下良好基础,更为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开辟广阔空间。

——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好珠三角产业向山区转移,支持鼓励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偏远山区落户,做到贫困、特困户有一人在工厂打工。一向较贫穷的清远市近年帮扶工作做得好,一是招商引资获得较大成功,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前往投资,扩大了就业面;二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三是将生态环境较恶劣,交通十分不便的山区农民乔迁异地,既保护了生态,又使得乔迁户得到较好的发展。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放。从去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办理省人大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的议案,这是历史性突破,也是全国首创。省农业厅将这有限的资金全部投放到全省各区域农业良种推广部门,特别是1000个良种推广示范中去,在农民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应该指出的是,省财政对造血农业的支持力度虽然加大,但距离实际需要还差很远。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发达地区的农业扶贫,必须解决好技术、市场和相匹配的资金等方面问题,必须以增加农业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和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做好发达地区农村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