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求索于“顶天”与“立地”间

2002-12-1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邢兆远通讯员 刘观浦 我有话说

酿造甘霖:深情润沃土

9月22日,在栖霞市观里镇,听说束怀瑞院士又来了,兴高采烈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像久别的亲人围着与他攀谈,束怀瑞深入浅出地一一回答,并不时作技术示范。站在一旁的林书磊动情地说:“十几年来,束教授足迹踏遍了栖霞的山山水水,手把手地教技术,送来新品种,使我们这里的苹果新技术、新成果普及率达80%,覆盖面达95%。眼下苹果不仅品质优良,而且亩产过2500公斤。”

“搞农业科研,必须一头攀登科研高峰,一头连着生产实践,即‘顶天立地’。”束怀瑞时常这样讲。山青水秀的沂蒙山,林茂景幽,乃山果生产的绝佳之处。二十年前束怀瑞一头扎进山区腹地的蒙阴县,发现这里的果园亩产不足300公斤,而且众多果树不挂果。于是他带着课题扎进山里,攀山崖,涉河流,叩山寨,访农户,风尘仆仆地往返于山村与大学之间,不断求索,创造出“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在7年生的苹果园采用这一技术后的第二年,亩产就达500公斤。随着科技星火的“燎原”,蒙阴县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果品生产基地。这一成果很快被国家科委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17省市推广470万亩,目前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束怀瑞的目光又投向幼树丰产和提高果品质量上。从1990年起,他率弟子开始了“百万亩苹果幼树优质丰产综合技术研究”,在5个地市18个县的108万亩果园进行大面积开发,对果树密植园改造、新品种特性等6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历经三载,亩产由129公斤提高到1010公斤,是全国平均产量的2.6倍,新增经济效益56亿元。通过大面积开发带动,使山东省优质果、高档果分别增加到86%和8%。

傲立前沿:率“团队”冲击

作为博士生导师,束怀瑞着意塑造复合型辐射型人才。为摆脱“近亲繁殖”怪圈,他鼓励弟子报考其他高校或科研单位的博士研究生。他说:“到外边多学学人家的长处,拓展视野。”他破例招收数学、生物学、化学、气象学等专业毕业的硕士来攻读博士学位,派出果树硕士攻读生物技术、植物营养、微生物等专业的博士。知识融合、学科交叉,使一批青年人进入前瞻性和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在国外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的教师,及时把最新研究成果带回来,先后从国外引进200多个果树品种,在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果树学科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形成具有强大活力的“团队”。

近年来,他率“团队”开展果树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对基因转移、基因克隆、基因标记、细胞融合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技术对枣无核、甜杏仁、苹果矮化、苹果柱型、抗盐、抗旱、成花等建立了标记种质库。创新简化了组培快繁体系,在21种植物上取得成功,降低快繁成本40%,成功地完成了枣、草莓、樱桃、苹果等脱毒快繁。运用转基因技术育出了一批抗病苹果植株,选育出的杏、苹果、桃优质新品种和抗线虫苹果、葡萄砧木已在生产上广泛推广。从研究根系的演化、分类、生态、效益、营养空间、微域环境入手,提出了限根生产技术并用于指导生产,使根系研究在世界上保持独有的领先地位。

率“团队”向国家队冲击,束怀瑞的胸中总是激荡着“凌绝顶”的情怀。当前,他的目标是,把果树学科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果树生物学实验室建成国家级开放实验室,使果树根系生物学、果树生理学及生物技术育种等研究方向上的理论及基础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造出一批新种质,育成一批新品种。

挺进市场:拓广阔空间

今年4月,束怀瑞来到长清县焦台村。站在杏树下与农民谈“杏”,谈得最多的是加工增值问题。一位农民提出困惑:“我们这里闭塞,信息不灵,不懂加工技术,没有加工设备,搞杏的加工有困难,怎么办?”束怀瑞说:“搞加工,一家一户不行,村里镇里可考虑办加工企业,形成‘龙头’,构筑产业链,拉动生产基地,前景才广阔。”

束怀瑞用事例开导在场的干部:去年某公司出口英国的7000吨苹果被退了回来,主要原因是他们从果农那里收购的苹果不是同一时间采摘的,前后相差十几天,质量参差不齐。还有富士苹果,有多种类型,每家每户生产的都不一样,果实品质也就千差万别,因此商品性太差。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制约苹果业发展的障碍。构筑产业链,发展外向型经济,始终是束怀瑞挂在心坎上的事。他到处奔走呼吁:建立生产基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并身体力行,进行校企联合,开展加工技术研究,引进适合加工的苹果、葡萄品种和优良菌种,在短短的3年内,山东省开发出17个新品种,具备170万吨的生产能力,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束怀瑞构想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成果创新,带动果品产业的发展。他说:“加入WTO给我国果品产业带来机遇与挑战,今后果树学科要为中国果品的产业化及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