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圳有望成为全国基金业中心

2003-01-0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易运文本报通讯员 刘爱平 我有话说

在中国的基金业发展乍暖还寒、股市又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当下,最近在深圳召开的基金论坛传出一个信息:深圳有望成为全国的基金管理中心。

一些专家在论坛上发言认为,随着《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公约》、《证券投资基金业从业人员守则》先后出台,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如何借鉴国外基金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中国基金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在管理层超常规发展的政策导引下,开始“疯长”起来。到2002年末,已有了19家基金管理公司、54家封闭式基金和17家开放式基金,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元。仅2002年,证监会就新批了20多只基金,从市场上募集了数百亿元资金。但近来有迹象表明,中国的基金业在迅猛发展一段后,又很快疲软下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专家认为:造成中国基金业疲软的原因来自四个方面。其一,专业知识和投资文化尚未形成,基金的来源大部分是一些业余性质,如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以及一些下岗闲散人员;其二,投资产品单一,大部分是散户股民;其三,银行体系改革没有突出表现,银行一部分闲置资金没有释放出来;四是养老体系尚不健全。

但深圳的基金业在全国可谓一枝独秀。据了解,截至2002年10月,在全国19家基金公司中,从注册地来看,深圳有10家,目前全国共有71只基金,深圳有39只基金,总规模为703.34亿元,超过其他各省市的总和(678.87亿元)。

为什么众多基金公司偏爱深圳?业内人士评价,深圳有比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许多知名企业、保险公司、银行与证券公司都是从深圳成长起来的,这为深圳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深圳拥有全国数目最多的证券公司,拥有深发展、招商银行、深圳商业银行等知名银行,拥有华为、中兴这样的国内一流企业,这些资源既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对象,也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合作对象。

深圳也为基金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基金管理公司的生存资本是人才。深圳曾经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吸引政策,使得国内外一大批基金人才充实到基金业务及管理岗位。有关资料显示,深圳基金公司硕士毕业生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80%左右,海外留学人员占到员工总数的10%。

深圳市副市长宋海表示,深圳将把基金当作金融业的重点,形成基金业发展与深圳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效应。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