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究和贴近学生的心灵

2003-0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王建明 我有话说

明亮的教室内,几十台电脑整齐地排列着,同学们都在各自搜寻着所需的信息,讲台上,一位老师专注地浏览着监控器。

这是记者日前在北京三中即将正式对该校学生开放的“绿色网络氧吧”中见到的。

问起建立“绿色网络氧吧”的缘由,已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40年的三中校长赵铮,先是神情庄重地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学生每天5点多就起床,说是去锻炼,准备参加体育考试,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勤奋”而感动,并大力支持,直至有一天那同学被一位副校长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网吧里碰上,才真相大白。然而该校并未单纯去堵,因为通过调查,他们发现有75%的学生进过网吧。何不因势利导?于是便有了这个“氧吧”,但上网内容需经过不同级别的三道屏障过滤,如谁违规值班老师先予警告,必要时强行关机。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电脑设备,又满足了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需求。

该校近日还开通了北京市首家由中学创办的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同心网。同心网除设有“法律法规”、“团队生活”等栏目,还拓展德育内容,将心理教育设为主干栏目,向学生介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并设有聊天室,进行在线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以前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心理辅导时,不少学生往往顾虑重重,特别是涉及青春期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困惑问题,有的甚至根本就不敢面对老师,这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同心网开通后,老师和同学不面对面,也不必用真实姓名,而且校长要求每天都要有两位教师值班,并为他们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学生面对老师时的不安,老师也可随时方便快捷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起同心网,该校的心理辅导教师黄旭显得颇满意。

三中之所以这样肯于为学生付出,缘于校长赵铮始终提倡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而这一教育观的形成则来自于对学生的研究。他认为,教师的工作在于研究人、发展人、完成人的社会化。因而教师不能只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灵。其中包括了解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情感、人际关系,并医治学生的心理疾患,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个“轮子”始终和谐互动,相互促进。他要求三中教师应具有这样的境界:仁者的德行,智者的才干,长者的宽容,善者的亲情。

在三中时时处处可体会到这片苦心。三中关心的是人的发展。他们不比有多少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而是比一个人发展进步了多少,自己同自己比。如果是块做案板的材料,绝不应将其增删削砍强行做成立柜。

三中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常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这种体验能激活学生的潜能,并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学生的外语本应给三分,三中却能给四减,就是为让学生体验到我能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赵铮说。

对差生三中也从不放弃。曾有一个学生,吃营养餐时向放在外面的汤桶里吐口水。是学生品质恶劣,还是心理有问题?他们并未将其复杂化、简单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此学生从小就不被家长和老师喜爱,他是通过一种逆向思维的形式展示自己。经多方努力帮助,最后这个学生顺利毕业。

三中并未只满足于教与学和师与生这一层面上,从2000年开始,他们还创造性地在学生中开展了互动,即让高中的优秀团员和初中的同学结成合作学习小组,结果发现,两者的学习成绩竟都得到突飞猛进,因为这种方式不但满足了学生们的各种心里需求,而且帮人者还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并由此更加勤奋,好不枉为“人师”,被助者则体验到了为师的不易和同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并自觉地将其传递给他人。

生理上的以学生为本同样是无微不至,如该校为每个班安装空调、背投彩电、纯净水,甚至连厕所的手纸都为学生准备好了。

三中的高考上线率达到了98%,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这是两个“轮子”始终和谐互动,相互促进前进的必然结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