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神舟”凯旋时刻

2003-01-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傅明毅 本报记者 李志伟 通讯员 孙阳 我有话说

1月5日的内蒙古中部草原,银装素裹,大地仿佛铺满了洁白的哈达,——今天,“神舟”四号飞船就要凯旋。

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北京航天城,则是灯火辉煌。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指控大厅里,大屏幕清晰地显示着“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内真实的图像,以及内蒙古中部地区“神舟”四号飞船预计着陆场景况。数百台终端计算机,整齐地排成5个阵列。各系统专家和技术操作人员正密切注视着屏幕上闪动的各种数据,从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里已经守候了一个又一个白天和黑夜。

18时27分,当环绕地球运行了107圈的“神舟”四号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对飞船发出了返回调姿指令。

18时28分,轨道舱与返回舱顺利进行了分离,轨道舱仍留在太空完成后续科学实验。

18时29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发出了制动发动机点火的指令,——返回舱就像一只沉稳飘动的巨大而又美丽的风筝,在偏航平面内先后两次逆时针转过了90度,建立了返回姿态,制动发动机点火成功,开始从太空向地球表面奔去,急切地投向母亲的怀抱……

飞船返回舱进入了大气层,它此时距地面已不到100公里,以每秒近8公里的高速飞行。因其表面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致使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

着陆场变得异常寂静,人们屏住了呼吸,——飞船要在黑障区运行60公里,留给回收部队捕获目标的距离越来越短,时间越来越少。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测控站传出的激动的报告声,打破了沉静,人们欢呼起来。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的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目标。

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测量站操作员果断地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通”的重要指令。

这又是一个紧张的时刻,“神舟”四号飞船的回收主电源能否在此时打开,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回收。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全体参试人员的脸庞立刻舒展开来,洋溢出喜悦。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返回舱与着陆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此时,地面搜索分队和空中搜索分队正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向飞船预定落点集结。

这是一个极为壮观的场面:4架直升机轰鸣着在夜幕中盘旋,数十台搜索车辆在茫茫雪原上奔袭,此起彼伏的调度口令通过卫星、通过电波在夜空中穿梭。

记者在搜救指挥车内看到,“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

“空中搜索开始!”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下达了口令。电子地图显示出代表4架直升机的四色曲线,开始向预报落点会聚。

“抛大底了!”地面上,一名搜索队员兴奋地大喊了一声。尽管夜色漆黑,什么也看不到,大家还是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这声巨响标志着飞船已相继完成拉出天线、抛掉底盖、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经打开……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了令人激动的消息。搜救队员们激动地叫了起来:“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神舟’回来了!”

伴随着轰鸣声,地面搜索车队仿佛一条闪亮的巨龙向“神舟”奔去……

返回舱乘着红白相间的降落伞飘然而落,于19时16分安全着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