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风雨无阻的约定

2003-01-0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张翼 我有话说

在大多数进出口企业的眼里,海关与企业之间就是监管与被监管、窗内窗外的例行公事关系。

每个月的15日,在广东中山市公共图书馆,中山市的进出口企业却与海关有个风雨不变的约定。中山海关以制度化形式举办的“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向企业及社会各界公开宣讲海关政策法规,解答通关疑难,至今已连续举办20期,吸引了1952家企业高层、业务主管、报关员及其他人员近3500人次参加。这一做法不仅成为中山市进出口企业了解国家政策、解决难题的“直通车”,更成为中山市投资软环境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在基层海关,如何把握好“有效监管”和“高效运作”的平衡,始终是一个要长期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而企业因为对政策法规不了解,往往与海关工作人员产生一些误解:刚到中山投资的一名外商,由于了解不透国内的政策法规,在运作中东错西错,办起事来不顺心,意见“直通”地方政府。

怎么办?中山海关大胆提出了“创建最为畅顺的通关环境”目标,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同时,积极推行通关作业改革,先后出台多项便利贸易措施。为支持、沟通企业,中山海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一些企业、报关员在新政策、新法规面前手足无措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企业与海关之间为什么仍有误解存在?政府和企业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海关提出加强政策宣传的要求?讨论深入下去之后,问题的症结终于“水落石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相关政策法规的把握直接关系到企业国际竞争力。误解的产生是因为“官民”有距离,现有的海关与企业沟通渠道,还不能适应加入世贸之后海关执法必须“公正、公平、透明”的要求,还不能满足企业对调整频繁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和把握的需求。

思路一清晰,主意、办法、行动都来了。企业呼声、通关效率、投资环境三方面的需求“逼”出了新理念、新制度。中山海关领导班子决定:打造“以企为本”的服务模式,让政策宣传、关企沟通成为一种制度。每月15日定时定点举办“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应运而生。

沟通“零距离”、“零障碍”是“海关、企业面对面”的创新特色。“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大胆改变窗内窗外、台上台下“单向灌输”的传统政策宣传方式,构筑一个平等轻松的“零距离”、“零障碍”交流平台,内容为企业“度身定做”,分为当月新海关政策法规介绍、当月通关共性疑难分析、企业通关疑问现场解答等三大板块。

“把难题摊在阳光下”是“海关、企业面对面”的最大亮点。“海关、企业面对面”实行“专家会诊”、“企业问题即决”。中山海关关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工作小组,调集企业通关过程涉及到的各工作部门的骨干力量和业务专家组成精干的宣讲队伍,在现场直面各个企业的业务主管、报关员,一问一答,对症下药,提供企业通关疑难最佳解决路径,减轻企业奔波之苦,两年来宣讲会现场解决处理企业通关疑难共618项,现场派发宣传单8500多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