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荣电视文艺与发展先进文化

贯彻十六大精神 促进文化繁荣
2003-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仲呈祥 我有话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系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电视文艺的创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实践上述精辟论断,对于真正落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电视文艺工作,促进电视文艺为发展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电视这种现代化的传媒,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结果,与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的各种门类结缘,产生了新兴的名目繁多的电视文艺品种,如电视剧、电视综艺晚会、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电视曲艺、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报告文学等等。各种文艺形式一旦攀援上电视这种载体,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就大大增加,新的生机与活力便随之产生。据统计,当今中国进入家庭与社会的电视机近4亿台,电视观众的日常拥有量逾11亿。中国年产电视剧近9000集,年产各类电视文艺节目逾10万小时。可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电视文艺的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在中国,电视文艺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主餐,而决非快餐。广大观众十分青睐电视文艺。一部如《渴望》、《长征》这样的优秀电视剧或一台春节电视综艺晚会,能拥有数亿观众,这是其他任何一门文艺形式都难以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文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起着别的文艺形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唯其如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电视这种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大力倡导电视文艺应“凝聚和激励全民族”,应“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电视文艺要为发展先进文化多做贡献,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现代化”,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对先进文化性质的界定。电视文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首先必须确保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即确保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确保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整个电视文艺工作。这是年轻的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历史雄辩证明了的真理。拿电视剧来说,回首10多年前,中国荧屏上还是“日本巴西墨西哥,光夫幸子一休歌”,进口作品成垄断之势;而今天,人民群众竞相争看的,变成了《三国演义》、《和平年代》、《突出重围》、《牵手》、《大雪无痕》、《日出东方》、《长征》、《空镜子》、《激情燃烧的岁月》等连绵不绝的国产精品力作。这些精品力作,主题积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而在创作的指导思想上,概莫能外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美学观,因而都能投身改革建设的实践,扎根民族文化的沃土,吸纳世界文明的精华,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以新鲜的思想发现和独特的艺术创新去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电视文艺要为发展先进文化多做贡献,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文艺工作中的具体化。这对于面向大众、深入寻常百姓家庭的电视文艺尤其重要。主旋律是主导,多样化不可或缺,两者相辅相成,互补生辉。所谓主旋律,主要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的全过程中始终灌注的对人民、对时代、对历史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开创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所谓多样化,既指创作的题材、风格、样式要多样化,也指即使是弘扬主旋律的作品本身也要多样化。这是因为,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必然更加多样化、多层面和多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尤其是最有吸引力、创造力的电视文艺,必须与时俱进,感应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以多样化的艺术风姿唱响时代主旋律。如果说,近十余年来中国电视剧艺术和其他电视文艺进步显著、受到人民欢迎的话,那么,重要的一条经验便是始终坚持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如果说,中国的电视文艺至今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面、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话,那么,重要的启示便在于必须进一步贯彻执行好“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必须进一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电视文艺要为发展先进文化多做贡献,还必须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持抵制腐朽文化,从而真正实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新时期电视文艺发展历史上曾引起社会轰动效应、引领人们奋发向上的优秀电视剧,从《渴望》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因而人们都能从荧屏上的刘慧芳、王沪生、石光荣、褚琴等具有典型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上照见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引发强烈的精神共鸣和情感震荡,获得宝贵的思想能源。这些优秀作品,其思想内涵和社会意蕴都是审美化、艺术化而非公式化、概念化的,又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所以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其艺术形式和表现形态又都是承载着深广的历史内容和新鲜的思想发现的,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厚重的历史感。追求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尽可能完善的统一,努力表达人民的心声,是这些优秀作品的共同品格。它们以其有艺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艺术,作用于广大观众的鉴赏心理,使观众得到快感,并进而升华至美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灵魂的净化,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它们无愧为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无庸讳言,荧屏也存在少量电视文艺作品,它们仅仅满足于给观众以视听感官的快感和刺激感,甚至传播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它们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远离实际,在“赵公元帅”指挥下或宣扬违背现实道德准则的“滥情风”,或胡诌违背历史真实和历史规律的“戏说风”,或鼓吹脱离民情民心的“豪华风”,消解和玷污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完全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是否自觉清醒地长期无条件地坚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不仅关系到文艺作品的成败,关系到能否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且关系到作家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兴衰。

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当代优秀的电视文艺,其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应当自觉把繁荣电视文艺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迫切需要。当今中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日新月异,英雄辈出。伟大的时代一定会孕育伟大的艺术精品,伟大的时代一定会催生艺术大家。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扬起了新世纪的风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舞台和丰富源泉,党和政府为我们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一定不愧对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一定能大显身手、大有作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